跑者常见的几种足部症状及预防

2016-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跑步时,我们唯一和地面接触的部位是哪里?

没错,就是你的双脚。

打从人类从四足动物演化到能直立行走,两只脚ㄚ就扛下了顶天立地的重任。不论站立、跳跃、跑步,双脚都是最先承受体重与路面冲击的部位。身为跑者,你的双脚比不跑步的人做了更多的工作,你或多或少都有足部不适或伤痛的经历:水泡、足底筋膜炎,这些症状起初好像都不会怎样,但严重起来可是会让你举步维艰!

双脚堪称跑者的灵魂之窗,下面分享几种常见的足部症状与处理方法,让你跑得更舒适,更健康。

水泡:双脚最痛的纪念品

水泡是许多跑者常遇到的问题,因为足部的高温、潮湿、摩擦、与压力所造成,因为一旦水泡上脚,马上就可以感觉到水泡附近区域的不适或疼痛。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水泡产生。

预防小技巧:穿两双薄袜子或是穿加厚缓冲特定部位的机能袜。在易起水泡部位贴透气胶布。如果是跑超级马拉松,也可以多带双袜子,当足部出汗过多或是弄湿双脚时即时更换。

若已经起了水泡的情况,水泡如果很小,没有明显疼痛,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别管它,让组织自行吸收水泡中液体。如果起水泡的范围较大,以至于无法正常行走或跑步,就需要一些速效的方法来排除水泡内积水。

排除水泡内积水的方法如下,先将水泡区域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沿着水泡边缘刺破一个洞,慢慢将水泡内液体挤出,并清洁此部位。最后涂上消炎抗菌软膏并且贴上创口贴。这样新皮肤会长在旧皮肤下,而上层的旧皮就会随之变硬脱落。要特别注意对刺针与刺穿的部位要做到完全地清洁与消毒。

黑趾甲:长跑者的荣誉徽章

每次跑完马拉松比赛,总会看到不少跑者获得完赛「勋章」,这是因为跑者的脚趾如果是特殊的趾甲形状、跑鞋过小、或是参与主要为下坡的赛事,都会使趾床比较容易瘀伤。比赛中其实都不太会注意到趾床冲击(除非足部特别敏感),但赛后脚趾头就会变得异常敏感。脚趾甲下的压力会变得很大(因为积水),即便是穿上鞋袜都还是会不断感受到疼痛。

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就必须排出脚指甲底下的积液。可以将针杀菌并加热,然后将针尖由上方刺穿脚趾甲,把脚趾甲烧出一个洞,会帮助排出积水。请确认一定要在结束后对刺穿的部位做完全地清洁与消毒,并以轻薄地包扎,将此部分覆盖,保持伤处的清洁。

对于正常的脚趾瘀伤而言,其实并不需要做这些事。受到冲击的脚趾甲首先会呈现轻微泛红,然后会转为青色,之后颜色就会越来越深。最后受伤的脚趾甲就会慢慢被新长出的脚趾甲推出来,继而被取代掉。

足底筋膜炎:如站针毡的杀手

足底筋膜炎和小腿是否过度紧绷有很大的关联。早晨下床前,务必先伸展小腿肌肉(只要轻向上弓起趾头),用抬高趾头来强化小腿。切勿跑上坡或做速度训练,并穿着足弓支撑较好的鞋子或矫正鞋。每天都用高尔夫球、网球或冰的玻璃瓶放在脚底滚动做足底按摩。此外,减少跑步量,让足底休息。在跑步后即时冰敷和伸展,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的预防与恢复。

拇指外翻:脚掌界的钟楼怪人

拇指外翻是后天的脚拇指骨头隆起肿胀的现象。在跑步或走路时脚掌与拇指连接处会弯曲,此时全身的重量会落在此处,拇指外翻者会因组织和神经的压迫,造成每次着地都疼痛不已。

穿着过于压迫或者鞋跟过高的跑鞋,都可能导致这个部位长茧,使问题加剧。有些人比较容易拇指外翻,是因为足部结构较弱,经常穿高跟鞋。有些先天因素比如关节炎和长短脚也会而引起拇指外翻。

透过X光可以诊断是否有拇指处翻的情形。如果发现有拇指外翻的情况,舒缓方法可以采用冰敷、慢性期热敷、消炎药、矫正鞋、订制鞋,或甚至是手术来进行处理。

足弓疼痛:胫后肌暗中捣乱

不明原因的足弓疼痛可能与足弓相连的胫后肌腱有关。肌腱受伤或发炎也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引起不适感。还有可能是舟状骨(navicular,足弓的主要骨头之一)压力性骨折(或称疲劳性骨折)也会导致疼痛。这些症状都需要让运动医学专进行评估和治疗,不容忽视。









































根治白癜风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0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