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透压疗法治疗腱鞘炎

2020-1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腱鞘炎属中医学的“筋痹”范畴。“筋痹”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长刺节论》。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简称腱鞘炎)是因腱鞘与肌腱的反复机械性摩擦引发的无菌性炎症,进而导致腱鞘增厚,使纤维管道变狭窄。局部膨大的肌腱,在通过该管道时受压,出现屈伸疼痛、卡压和弹响,又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临床表现为掌指关节掌面胀痛,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肿胀及手指放射痛,甚至手指出现麻木,疼痛逐渐加重,产生摩擦音,出现弹响,严重者指间关节不能伸直、弯曲,屈指抗阻试验阳性。该病好发于50~60岁的女性,见于单调频繁用手指的劳动者。

病理病机

腱鞘炎属中医学的“筋痹”范畴。“筋痹”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长刺节论》。文中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本病常因劳作挫伤,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筋脉瘀闭;或风寒湿邪入侵,使患处经络受损,闭阻不通;或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经脉失养,筋肉无力而发病。本病以气血闭阻、筋肉失养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疏经通络为治则。

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针刀疗法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且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而被广泛应用。针刀透压疗法是在传统针刀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仅发挥了“针”与“刀”的优势,还用特殊手法,将局部受到压迫的组织压力得到释放,而达到透压的效果。针刀透压疗法极具中医特色,并结合了现代解剖医学的精准、安全的特点,在治疗腱鞘炎时,疗效显著,治疗彻底,取穴少、安全无害等。

针刀疗法是一种在特定穴位或病灶部位,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体内发挥手术刀的作用的治疗方法,不仅能使气血运行通畅,经脉疏利,还可以促进局部筋经舒展,荣养肌肉,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另外针刀疗法应用针刀在慢性软组织病灶等部位,进行松解、剥离、减压等,促进恢复局部的理化平衡关系,不但解除了压迫组织的肌张力,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而且通过松解组织来重建信息通道,恢复生物力学、生物信息、生物理化的活性。

腱鞘炎是由于无菌性炎症导致纤维管道狭窄,使管道内的肌腱受到挤压,针刀治疗是为了扩大其管径,通过切开狭窄的管壁及纤维韧带,来消除狭窄而到达治疗目的。而且因为无菌性炎症的存在,使周围组织渗出、肿胀,肌张力增高,血运不畅,炎症因子吸收较差,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疼痛加剧,治疗时用针刀可降低其内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所谓腱鞘炎的针刀透压治疗,就是在患者疼痛最明显的位置,运用透压针刀快速进针,缓慢深入,直达骨面,然后在针尾处,反复施加一个垂直骨面的较小的外力。针刀透压治疗法不仅具有传统针刀疗法的治疗特点,因透压针刀刀面较传统针刀宽钝,能够及时避开神经、动脉血管,对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能提高,同时施加的外力还能使邻近该位置嵌顿的骨间关节,进行微调,减轻并释放骨关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在使用针刀透压疗法治疗腱鞘炎时,透压针刀通过释放屈指肌腱的高张力,对掌指关节及掌骨和籽骨间关节进行微调,进而通过松解、剥离,扩大屈指肌腱循行经过的管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吸收,以缓解疼痛,恢复手指屈伸活动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取患者右手第1掌指关节近端压痛最明显处定位,局部皮肤消毒3次,快速用透压针刀刺入皮肤,边进针,边询问患者,病灶处有无触电感等不适,当针刀尖端处抵达骨面后,针刀退出少许,进行筋肉处的松解、剥离,再次将尖端抵达骨面,固定针身,使用小锤在针尾施加较小外力,敲锤后出现清脆的响声,如出现低沉的响声,则表示针刀尖端尚未抵达骨面,反复敲锤2~3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后,疼痛明显缓解,右手拇指能够屈曲活动。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活动、劳累,后期回访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8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