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
2020-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认识踝关节
踝关节在下肢的三个主要关节中(髋、膝、踝),是单位面积上承受压力最大的关节。
踝关节由3块主骨组成:胫骨(下肢的基本负重骨)、腓骨(肌肉的附着区)、距骨(足的第二大骨)。在胫骨的远端内侧有一个向下的突起被称为内踝,与距骨相互形成关节。腓骨远端的突起被称为外踝,同样与距骨相互形成关节。
踝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与韧带、肌肉以及肌腱结构的条件和特点相关。关节在负重时的位置也是关节总体稳定性的一个因素。韧带的损伤可能对负重产生较小的影响,但也可能造成不稳定和关节的脱位。踝关节有4个最重要的韧带: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三角韧带位于內踝,比外踝的韧带更加坚强,相对不易损伤。
大多数涉及:
●距腓前韧带(ATFL)
●跟腓韧带(CFL)
●距腓后韧带(PTFL)
典型的损伤机制发生在踝关节跖屈和内翻组合动作时,在跑跳以及急转向动作中也容易产生。
二.以下人群急性踝扭伤风险更高
●有脚踝扭伤史
●没有使用外部支撑
●活动之前没有通过静态拉伸和动态活动进行热身
●脚踝跖屈活动度缺乏
●有损伤史但没有参加平衡/本体感觉预防训练
三.严重程度分型
四.检查
在怀疑踝关节存在Ⅱ型和Ⅲ型扭伤时应当进行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
Ottawa法则和Bernese踝关节规则专门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对踝关节进行X线片检查的标准。
在急诊检查中,即使体格检査是I型扭伤,有时也应当进行X线片检查,这对于避免骨折的漏诊非常重要。由于应力骨折在普通X线片中常常无法观察到,通过急诊室的检查后,临床医生应当进行骨扫描检查。MRI和CT有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来评佔韧带结构和软组织撕裂的范围。
1、Ottawa法则--
足踝关节X线片检查的指导原则
对于足、踝的钝性损伤,为减少病人等候的时间,以及不必要的射线暴露,在
年加拿大Ottawa的学者们提出了适用于18岁或以上病人的Ottawa法则。
如果踝关节区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发现时需要进行踝关节Ⅹ线片检查:
A区存在骨的压痛或B区存在骨的压痛,和在急诊室负重时立即出现不稳定;如果中足区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发现时需要进行足部Ⅹ线片检查;C区存在骨的压痛或D区存在骨的压痛,和在急诊室负重时立即出现不稳定。
2、Bernese踝关节准则
Bernese踝关节准则,若出现以下操作引起疼痛则应行X线检查:
(1)间接腓骨按压,在腓骨尖近端约10cm挤压;
(2)直接内踝挤压,大拇指按压内踝;
(3)直接挤压中足和后足,一只手握住跟骨使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另一只手在矢状位施力(如箭头所示),挤压中足和后足。
3、疗效测量
应综合使用经过验证的功能疗效测量方法,比如FootandAnkleAbilityMeasure(FAAM)和LowerExtremityFunctionalScale(LEFS),作为标准临床检查的一部分。应在旨在减轻踝关节扭伤和不稳定导致身体功能结构受损、活动受限和运动参与限制的干预前后使用这些测量方法。
活动受限和参与受限测量
在对处于急性后期的最近或者二次外踝损伤的患者进行活动受限、运动限制症状重现时,需要使用客观可重复的测试方法,比如单脚跳,能够评估侧向运动,对角线运动和变向运动。
身体损伤测试
应包括踝关节肿胀,踝关节活动度,距骨平移和内翻,以及单腿平衡的客观和可重复性测试。
五.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
1、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复原训练目标应注重的是缩短发炎过程、减少疼痛、促进修复和重塑胶原纤维。建议伤后24小时内(组织出血停止),使用POLICE原则:
(Protect):使用踝关节固定器或辅助装置减轻压力和疼痛,以防二次损伤。
(Optimalloading):踝关节中立位制动休息,但休息不等于完全制动。长期局部不活动,很容易降低神经控制能力导致二次损伤,应该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踝关节活动,给予下肢适当的负荷和被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减轻肿胀,还得以维持下肢的神经肌肉功能。
(Ice):减少疼痛和血流,减少挫伤。将冰或冰袋敷在受伤处(使用轻薄毛巾或纱布覆盖皮肤),并定时检查伤处,避免冻伤。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每两小时20分钟冷疗,或清醒时每两小时10分钟冷疗、10分钟休息、10分钟冷疗的间歇性冷疗方案。
(Compression):使用护具或绷带向心性加压包扎踝关节,可减少关节活动,加速水肿和出血吸收。对于严重的二度或三度扭伤,使用固定夹板进行5-10天的固定,之后改为功能性护具,并使用2至3周拐杖进行训练,配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阿片类药物以减轻疼痛。
(Elevation):抬高患侧下肢,尽可能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帮助静脉和淋巴回流。
2、早期支持承重
建议患者使用外部支具,并用患肢渐进承重。外部支具和助行器的种类应当根据损伤的严重度、组织愈合的阶段、需要保护的水平、疼痛程度和患者偏好来选择。在更严重的损伤中,推荐使用半刚性护踝或者膝盖下石膏来固定。
3、物理治疗
冷冻疗法:应用反复间歇性使用冰来减轻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需求,提高急性踝关节扭伤后承重。
透热疗法:使用脉冲短波疗法来减轻水肿和急性踝关节扭伤相关的步态变化。
电疗法(同时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和反对)
低强度激光疗法(同时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和反对)
超声:不应使用超声波来进行急性踝扭伤的处理。
4、手法治疗
应对急性外踝扭伤患者使用手法治疗,例如淋巴导流、主动与被动软组织和关节松动术和前-后距骨松动术在无痛范围内减轻肿胀,恢复踝关节ROM,帮助步态参数恢复正常。
踝关节背屈(DF)和跖屈(PF)可积极地治疗;但是,踝关节内翻(IV)和外翻(EV)应在能忍受的程度下治疗。踝关节ROM可通过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复合体)和按摩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等)周围的软组织来恢复。
可应用分级关节松动术、推拿,负重和无负重下活动松动,以改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角度、本体感觉和负重忍受度。
5、治疗性运动
ROM正常化后,应继续进行脚踝拉伸。在初步愈合之后,I型扭伤可以用弹力绷带进行锻炼,将它缠绕在足上,末端固定在稳定的物体上,比如桌子脚,对抗弹力来完成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等动作。在能很好地忍受承重后,开链练习将进阶为闭链练习。
踝扭伤痊愈后通常会变得薄弱,若不纠正薄弱问题,可能会发展处复发性踝关节扭伤,诊断为踝关节不稳。踝关节扭伤的反复性问题的常见原因是不完全康复和残留的、未意识到的虚弱。久治不愈的脚踝扭伤通常涉及下列病症之一:
●腓骨肌腱薄弱。
●跗骨窦综合征。
踝关节侧面有一个凹陷区域,而愈合产生的疤痕组织可能引起该区域疼痛。
●腓骨肌腱受伤。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可发展出腓骨肌腱部分撕裂,这会引起疼痛和功能失常。
06.恢复训练
1、关节稳定支持
复发性踝关节扭伤需要长期使用外部支撑,比如运动训练胶带贴扎或固定器。
2、平衡训练
存在慢性踝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需要渐进地进行平衡或本体感觉能力和力量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能力的恢复,对预防未来踝关节扭伤必不可少,是高级运动的基础。掌握平衡和本体感觉后,可将动力性热身、敏捷性、慢跑、矢状面跑、跳跃、急转向和改变方向,以及减速训练合并到治疗程序中。
3、踝关节平衡
平衡板
单脚站立
4、踝关节本体感觉
坐姿物理治疗球本体感觉
跳跃
侧踢腿
5、踝关节加强
抵抗性踝关节运动
踮脚尖
借助带子的横向走
07.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恢复慢跑时,每次跑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如果没有感觉到疼痛(或者只有一点轻微的酸痛感),那说明运动还是安全的,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果感到明显的、加重的疼痛,越跑越痛,并无法维持正常的跑姿,说明伤痛还没有彻底恢复,这时要及时停下来(并及时冰敷)。最好再休息几天,不要再去反复刺激它,让伤痛彻底恢复。
当脚踝痊愈后,恢复跑步的初期,建议带上弹性护踝,因为在受伤后肌腱和神经的反应速度都不如从前,再一次发生扭伤的概率也非常大。脚踝处的护具会额外提供支撑和保护,降低再次受伤的可能。
△
供稿:治疗部王婷婷
图片:治疗部
提供门诊、住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