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与预防
2020-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半
月板损伤是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且近些年来发病率较高。
半月板,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骨,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
1、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伤后逐渐肿胀,伤侧较显著;
2、疼痛往往发生在运动中的某种体位,体位改变后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两侧关节间隙;
3、行走乏力,上下楼梯时尤为明显,且伴有疼痛或不适,病程长者,股四头肌会逐渐萎缩;
4、交锁症状。当运动中,股骨髁突入半月板之破裂处而又不能解除,可突然造成膝关节的伸屈障碍,形成交锁,放松肌肉、改变体位、自主或被动地旋转伸屈之后,交锁多可解除;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史、查体及影像检查推断是否半月板损伤。
(一)徒手检查:
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二)辅助检查
半月板撕裂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是模糊的、不具有特异性;可能不能很好定位或确定疼痛。常可根据受伤史和体格检查做出推定诊断。MRI或关节镜可确诊。是否行MRI检查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是否在考虑手术。关节镜是确定性的检查。对于患侧膝关节有骨关节炎(OA)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MRI和关节镜检查。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一)没有关节积血和明显的不稳定时,半月板撕裂的初始处理如下:
1、膝关节休息。在疼痛和肿胀消失之前,应避免造成膝关节过度受力的体位和活动。这类活动包括:下蹲、下跪、扭转和旋转、反复弯曲(例如爬楼梯、从坐位站立、踩离合器和踩踏板)、慢跑、跳舞,以及蛙式或窄蹬腿式游泳。
2、每4-6小时冰敷膝关节15分钟,同时抬高患腿。●如果疼痛严重则鼓励使用拐杖。
3、如果股四头肌肌力弱和膝关节经常打软腿,则约束髌骨活动的护具可能有帮助。当疼痛开始减轻时,患者应开始在不负重状态下做直腿抬高练习,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以支持关节。
开始进行10次抬腿,逐渐增加到20-25次,每次抬起保持5秒钟。随着肌肉力量的提高,踝关节可以加轻度负荷,开始为2磅重,逐渐增加到5-10磅。可以穿较重的鞋或使用装有一本或多本书的包来代替负重训练。
(二)急性期:
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或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行康复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三)慢性期: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膝关节负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等;
2、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短波或超短波微热或温热量,关节肿胀和关节腔积液时应选择无热量,急性期后可选择蜡疗,间接改善深部组织循环,促进周边的半月板修复。电疗、针灸和按摩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消炎、止痛、加快积血积液吸收的效果,还可以送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2)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因早期制动导致关节僵硬的患者,要进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无负重的膝关节活动和大腿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训练、骑功率自行车训练等,维持或增加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肌肉耐力。(3)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长时间的制动会导致膝关节屈、伸肌肉萎缩,不仅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还容易继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恢复期通过该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屈、伸膝肌群,可以对其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指标产生良好的影响,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性,缩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过程。(4)本体感觉训练本体感觉及其神经肌肉反馈机制,对稳定膝关节的结构、保持膝关节功能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进行本体感觉康复训练,主要方法有等速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等,可以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即回复关节本体感觉反馈机制,增强膝关节功能的稳定性。;
3、配合服用消炎止痛,活血消肿的药物;
4、经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治疗)。
以下因素提示可成功地进行保守治疗:
●急性损伤后24-48小时(而不是损伤后立即)出现症状
●肿胀很轻微
●膝关节能全范围活动,只在完全屈曲或接近完全屈曲时才出现疼痛
●McMurray试验时,仅当膝关节深度屈曲才出现疼痛伴有持续性关节积液的较大混合撕裂、经常引起失能症状的撕裂,以及较大的深达关节软骨的撕裂,应转诊至骨科。
此外,如果患者不能完全伸展膝盖(“膝关节交锁”),需要立即转诊至骨科。
以下因素提示需手术治疗:
●发生严重扭伤,且此后不能恢复活动
●膝关节交锁或活动严重受限
●McMurray检查时轻度膝关节屈曲即有疼痛
●伴发前交叉韧带撕裂
●尽管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但3-6周后症状几乎没有改善
半月板损伤的预防:
1、培养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损伤原因中,落地不稳和身体失控占绝大比例,因此一定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提高身体平衡的感觉和自控能力,猛用力跳起后,应注意适当收腹和力争两脚同时或快速依次落地,使身体尽快恢复稳定的平衡支撑。另外,在做跳步急停时,应使脚落地时足尖方向与前冲方向一致。
2、加强对膝关的功能锻炼
除了增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外,还应加强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的力量,柔韧和弹性的锻炼。在平时的训练中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功能增强,达到预防损伤的效果。
3、运动前的热身
在剧烈运动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部分发热,减少关节粘滞性,增强其内部各组织的活动性。
4、养成正确的基本站立姿势
两腿半屈,足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偏内,便于做各种不同的动作)这不仅是掌握技术的需要,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需要。
5、合理安排运动量
不让膝关节局部负荷过大,防止髌骨劳损,并且在训练后保证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可有效防止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的预防重在生活细节,如上下楼梯时必须全神贯注,且踏稳之后再动第二步,以避免外伤。另外为了避免膝部外伤,平时可戴上护膝以预防意外。同时半月板损伤多属于运动员,所以除了注意运动姿势和运动的强度外,要注意运动保护,如佩戴运动护具防止运动中的意外损伤。
*本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欢迎加入康复医学交流群
众多康复同仁、大牛与你一起
探讨病例、分享资源!
机会难得,看到的小康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入群方法:添加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