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峰教授三角韧带损伤问题总结篇好文推
2019-3-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来源
DrWork足踝工坊,本文已获授权发布
作者
杨云峰,上海医院骨科-足踝外科
三角韧带基础解剖结构
如上图所示:
胫舟韧带
胫弹簧韧带
胫跟韧带
胫距浅韧带
特点:跨度大,强度小
损伤的类型:
单纯深层断裂
单纯浅层断裂
深、浅层均断裂
浅层损伤多位于内踝止点处
深层损伤多位于距骨止点处
三角韧带损伤诊断诊断手段
体格检查
X、CT检查
MRI检查
关节镜检查:轻、中、重度(5mm关节镜能否顺利进入内踝间隙)
观点介绍
对于SER-IV度踝骨折,应力位下内侧间隙4.0-5.5mm均有损伤
可能存在三角韧带损伤
通常认为的5mm的界定标准存在假阴性结果
在过去的20年里学者认为三角韧带断裂的证据:
中立踝穴位MCS5mm+内侧压痛
或内侧间隙上间隙+内侧压痛
修复的选择观点介绍
病例举例
修复的方式如果存在外翻不稳定,急性三角韧带损伤应该外科干预
对于慢性损伤,需要三角韧带重建
必要时还需截骨或融合重建下肢力线
骨锚加强修复三角韧带浅层
异体肌腱重建三角韧带治疗踝关节内侧不稳定
病例分享一般情况
性别:男性
年龄:49岁
病因:右小腿撞伤
病情:闭合伤,入院发现2型糖尿病,血糖15mmol/L
到院检查:
手术治疗
术后情况
术后8周
术后20周,轻微不适,日常活动不受限
总结踝旋前损伤多累及三角韧带,旋后损伤也需重视
即使内踝骨折,仍然要重视三角韧带也可能损伤
三角韧带是否修复、如何修复仍未达成共识
恢复关节稳定性至关只要,尤其内侧稳定性
觉得不错,请点赞!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