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来中国,居然晒中暑了这样的高温天

2017-9-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说天气炎热,你最先想到哪里?

非洲!有木有~~

毕竟在我们印象中,非洲是这种感觉↓↓↓,沙漠、炎热……他们一定比我们耐热……

然而……7月13日下午,我们大北京的天气,把一位60岁非洲男士热中暑了!居然中暑了!!

(图片来自

热心市民马sir)

据测量,当日中午天安们广场的地表温度达到了60℃。

不只是北京温度高,最近全国各省市的温度简直要逆天!看看天气预报,满眼除了紫色,只有紫色……40℃啊!

据预计,进入三伏天后,全国高温面积可达万平方公里,将覆盖21个省市!

非洲有些地方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热,比如非洲贝宁和西安比,就凉快很多。难怪很多非洲友人纷纷表示要回非洲避暑……

(图片来自陕西广播电视台)

甚至有非洲留学生表示,自己来中国被晒黑了……

面对这种高温天气,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防中暑!毕竟,人真的有可能被热死……

中暑分3类最后一种最要命

1先兆中暑——难受

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精神涣散、反应迟钝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果出现以上感觉,你就要需要高度重视啦!应停止劳动或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淡盐水。进食情况不是很好的,则要补充糖盐水。

2轻症中暑——昏厥

轻症中暑则会出现循环方面的问题,如脉搏增快、晕厥、面色苍白、呼吸加快甚至出现休克等,这是由于人体大量的出汗、急速喘气又不能及时补充液体导致,这时的体温一般会升至38℃。

3重症中暑——要命

重症中暑中最常见的就是日射病和热射病。日射病大多是野外作业,受到太阳的过度照射导致。而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重症中暑的死亡率可达30%,而重症中暑中的日射病和热射病死亡率甚至高达50%。

中暑对人体的伤害可不能小觑!

关于中暑这9点,

你和身边的人都该了解~~

中暑9点小知识

1太阳晒太多易中暑

中暑是因为什么,热啊,所以在高温高湿天气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别没事儿去找热。

这里要记住两个温度:老年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2℃时尽量避免外出;而年轻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5℃时也要尽量避免在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实在有事需要外出,也要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

2吃的越冰越容易中暑

你觉得吃冰镇食品很解热,对不对?然而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3室内外温差大易中暑

从过于凉爽的房间一下进入烈日炎炎的室外,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失灵”,极易中暑。

所以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太大,空调温度设定在26℃-27℃左右为宜,最好与室外的温差在5℃-10℃之间。

4喝水不足易中暑

中暑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在高温的环境下出汗多,喝水少。

每天建议保证毫升至毫升的饮水量,喝水时不建议过多、过猛,每次喝水不要超过毫升。觉得乏力,也可以喝点淡盐水和绿豆汤。

5阴暑:用藿香正气水

适应症:头痛、厌食、腹泻

中医认为,中暑分阴阳:

吹风纳凉、冷饮过度以至中气内虚而发病是阴暑。

可服用藿香正气水解暑。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个“慢性子”,其药性温和,药效没有那么强烈,可用于预防中暑。以往有过中暑的人,可在外出前适当预防用点药,但剂量要少,大概是普通剂量的三分之一。

6阳暑:用十滴水

适应症:呕吐、恶心、高热

中医认为,长期暴露在烈日下发病是阳暑。十滴水只在发病时服用,而且多用于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急症,不能当成预防用药。

十滴水的药效较强烈,是个“急脾气”,中暑后服用2-5毫升即可见效。如果接受不了药物辛辣的味道,也可将十滴水倒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

7中暑后别大量饮水

中暑后应少量、多次的饮水,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大量饮水可能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下降,甚至可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8防中暑喝点新三皮汤

烈日当头,走在大街上,被晒得头晕脑胀?这是中暑的前兆,防中暑,不妨试试新三皮汤。

新三皮指的是西瓜皮、冬瓜皮和丝瓜皮。取新鲜的三种瓜皮各50-克,加水煮15分钟,熬出来的汤水,加点白糖喝下去,可以消暑、清热、利尿。

9中暑揉揉内关穴

内关穴是中暑时保护您心神的重要关卡,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地按揉一下这个关卡还可以防范暑邪的进攻。

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当出现中暑三大症状,头痛、出汗、口干时,可以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中暑症状能有所缓解。

分享给身边人

一起做好防暑工作吧!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大众日报《三伏天中暑,切莫掉以轻心》,健康时报网《小孩:中暑后别大量饮水》、《中暑后不能猛喝水》、《中暑也要分阴阳》、《室内外温差大易中暑》、《河北高温致7人猝死7类人最易“中暑”》、《中暑按揉内关穴》、《防中暑:喝新三皮汤》等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任璇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澶氬皯閽?
鍝鍖婚櫌娌荤櫧鐧滈杈冨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f/94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