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走向与主治

2017-3-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有人用   本经循行路线: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2.主治概要:   本经所主病候:心包经的病候与心血功能的不平衡有关,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胸满闷感、心悸(心跳)等。中医认为心藏神,即管理精神活动,故心包经的问题亦与癫狂等证有关。此外,腋部肿胀及肘臂挛急都显示此经的问题。腧穴位置与主治

(1)天池穴PC1Tiānchí(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2)天泉穴PC2Tiānquán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曲泽穴PC3Qūzé(心包经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4)郄门穴PC4Xìmén(心包经郄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5)间使穴PC5Jiānshǐ(心包经经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6)内关穴PC6Nèiguān(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7)大陵穴PC7Dàlíng(心包经输穴、原穴)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8)劳宫穴PC8Láogōng(心包经荥穴)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9)中冲穴PC9Zhōngchōng(心包经井穴)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喜欢就点击屏幕右上角“查看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f/92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