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关节损伤从来不是小问题,别耽误精准早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足踝关节损伤那么多精准早治疗是关键
在平日里,抻着胳膊、崴了脚都是常有的事,一些人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等到医院去看诊。上周四的上午,记者来到了市三院的足踝关节门诊,与医院骨科系的王志坚主任一起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些患者,并亲历了王主任出诊的全过程。一番探访之后,记者发现这些看似普通的关节之伤其实都不是小事。
伤了关节的患者真不少早上八点,王志坚主任的诊室外,患者们都已经排起了队。不到半个小时,上午的专家号已经全部挂完。记者发现,别看王志坚主任长得高高壮壮,是将近1米9的大个子,但在给患者做诊查时却细致入微,说起话来也变得慢声细语了。
一位家住甘井子的患者,在打羽毛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关节肿得像小萝卜,拄着双拐来到诊室。王主任让患者坐到床上,自己蹲下身子,把患者受伤的脚托在掌心上,轻轻做着手诊,不断问着“是这里痛吗?”“感觉怎么样?疼得厉害吗?”五六分钟过去,努力俯低身子的王志坚主任,脸憋得通红,当他最后直起腰,长舒一口气时,额头上已布满汗水。
王主任告诉患者,“这是典型的韧带撕裂,需要尽快手术缝合,迟了会造成韧带永久损伤而很难恢复”。最后又补上一句,“没事的,刚才这种体位,手诊的角度最好,结果也是最准确的”。看来,对于小细节的追求,不仅是医疗行业意识,当中还有医生更多的态度与责任。
记者数了一下,出诊三个半小时,王主任共接诊了28位患者,这样的工作量对于骨科医生来说,可谓“高效”。
关节病的危害很严重“实在忙不过来,患者的求医需求真的很大。”王志坚这样形容关节足踝创伤科目前面临的情况。做骨科医生20多年,王志坚眼中的关节损伤性疾病从来都不是小问题。以踝关节扭伤为例,这种扭伤会造成踝关节附属韧带损伤或断裂,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在走路、跑步、跳跃时都可发生踝关节扭伤,尤其在下坡或下楼梯时,踝关节处于松弛状态,非常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扭伤较常见的位置为外踝。当脚处于下垂位置,脚踝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踝关节两侧韧带会受到很大的张力,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严重时甚至引起骨折。
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如果治疗不积极、不恰当或过早行走造成扭伤,都会使踝关节扭伤发展成陈旧性扭伤,到那时,关节正常的活动功能就会受到限制。有的患者是因为常年膝盖关节疼,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医院来,其实这样的患者大部分是发生了半月板损伤或者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在下肢负重,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关节出现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膝关节的滑膜,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黏连,影响正常活动,后果真的很严重。
患病宜早治,功能可以恢复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王志坚主任对患者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足踝关节病可以治,而且功能是能够恢复的”。作为东北三省率先到欧洲专门深造足踝外科的医生,他的体会非常深刻。他认为现在之所以足踝关节病的患者这么多,并不是因为损伤的因素多或者几率大了,而是大家对这种病的认识在逐步提高,这些年,经他治疗的患者中不乏患病几十年,年龄已在70岁左右的病人。
王志坚表示,“每当看到这样的患者,心里面都很着急,治得太晚了。”他建议,关节发生损伤,都应该及早治疗。对于常见的拇趾外翻、高弓足、平足症、跟腱炎、半月板和韧带损伤、肩周炎、肩袖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和有效,仅年科室开展的相关手术就达余例。特别对于以往治疗比较困难的青少年扁平足,医院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展的距下关节制动手术疗法,创伤小,对患者矫正畸形良好,目前已经有5位患者接受了治疗。
专业联盟下的技术升级对于足踝关节这个新兴学科,专病专治是一种发展趋势。在业内的专家推动下,国内外已有8医院发起成立了“足踝工坊联盟”,其中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医院这样,在国内以骨科疾病治疗见长的医疗机构,市三院作为联盟成员,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保持密切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使得一些国际上前沿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能够很快得到应用。近年来开展的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青少年平足,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距下关节,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翻修手术,多模式手术治疗复杂拇外翻畸形,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合并巨大肩袖损伤的骨关节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四型肱骨近端骨折等手术项目,部分填补了东北地区的空白,在东三省处于领先地位,他本人也连续发表了3本骨科专著。
对于足踝关节专科的发展,王志坚认为,分科越细,对患者治疗的要求就越精准,小病往往是大问题,小专科里更有大文章。给患者制定出给效果优质的诊疗方案,是我们的目标。
护理篇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知多少福利就在刚刚启动啦在庐山市民的美团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