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损伤的康复

2017-4-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自年排球运动发源于美国后,因其设施简单、场地较小且适合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参与而使得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起来。我国参加此项运动的人也很多。排球运动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肩、膝和腰,另外拦网时,手指关节扭伤、骨折及脱位也不少见。肩肱二头肌腱鞘炎、肩袖损伤最多,其次肩胛上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也高达30%左右,这些损伤大多因扣空球、扣球技术不正确或过劳引起。膝部损伤以救球跪地时髌骨受到撞击或过劳引起股外侧头肌腱末端病、髌骨软骨病最常见。在膝急性创伤中,半月板撕裂及韧带伤较多。腰伤则多因扣球时腰过伸引起的椎板疲劳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和棘突骨膜炎为主。

要预防排球运动中出现的上述损伤首先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改正错误的技术、遵守训练原则;其次应特别注意肩带、腰及膝的肌力练习;当然正确使用护腰、护膝等也很重要;改善场地卫生条件,运动前充分做好肩、腰、膝、指及腕关节的活动也不容忽视。

一、指骨间关节韧带损伤

指骨间关节损伤可以从极轻微的韧带扭伤至不可回复性脱位。这类损伤在排球运动员中十分常见。往往由于手指呈半屈曲位,手指指端遭受强有力打击,发生纵向压缩或扭转成角暴力,从而发生韧带损伤,掌侧纤维软骨板撕裂、关节脱位、或伴小骨片撕脱骨折。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指关节挫伤掌指关节的副韧带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除拇指只有一个指间关节外,其余4各手指都有近侧和远侧两个指间关节。每个指间关节均有近节指骨的头部与远节指骨的基底部相对应组成关节,在关节囊的两侧由副韧带紧张,指关节屈曲时,两侧副韧带松弛。指关节正常时,只能做屈伸运动而无侧方运动。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1、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关节肿胀、疼痛、屈伸活动明显受限。有侧方成角畸形,手指关节凸向伤侧。

2、指关节伤侧有压痛,被动侧向活动时疼痛增剧。侧副韧带断裂者,指关节不稳,并有侧方活动。少数病例可伴有关节的边缘的撕脱骨折,骨折片可进入关节腔内。

3、X线片可见末节指骨基底部的背侧有小骨片背撕脱。

治疗:凡手指不慎挫伤后,一定不要大意,医院治疗,也可自我治疗。用小竹条将手指伸直夹住,松松的用胶布条缠上3周即可。若指间关节扭伤未在意,延误治疗导致指间关节不稳,慢性肿痛。这时可将麝香壮骨膏剪成2~3cm宽的条将关节环形围住,起到用药及固定等两个作用。若经上述处理2~3周不见好转,医院做韧带修复术。

运动治疗:5~6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主动和主动-助动练习,逐渐增加到患者耐受度为止。10~12周内损伤韧带还不稳定,伤后6~12个月患者会感到伤指不适及无力。因此,设计练习方案时应考虑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

预后:手关节韧带损伤如早期没有及时发现,或没有正确治疗,或治疗失败,必将造成手关节严重病废。病废的关节是韧带损伤后修复不完全,韧带松弛或瘢痕形成,造成手关节不稳定,因而不可能承受或传递手部应力,不能有效地控制手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手关节反复扭伤,反复肿胀与压痛,局部韧带瘢痕增生、关节滑膜增厚,由于日积月累的反复多次受损,最终导致手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因此,手关节任何一个韧带扭伤,必须认真对待、及时治疗,使韧带结构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正常状态,一旦演变为陈旧性韧带损伤,治疗结果不会令人满意。

二、腰椎小关节突紊乱症

排球运动员常发生腰椎小关节突紊乱症,由于运动员拦网、扣杀,腰部突然猛烈前屈,并向一侧扭转,此时关节囊较松弛的关节突后方间隙张开,使关节内产生负压;当腰伸直时,滑膜被夹在关节突的两个关节面之间,或关节突关节面的软骨相互错位,若有先天性腰骶关节突不对称,则更易发生关节突错位或滑膜嵌入,从而引起腰部剧烈疼痛、腰部肌痉挛、关节突局部明显压痛、脊柱僵硬、活动明显受限,尤其在后伸时,腰痛症状加重。

临床表现:

急性发作主诉单侧或双侧腰背肌疼痛,因痛觉过敏,患者多疼痛剧烈,表情紧张,喜屈身侧卧,不敢稍动,特别惧怕他人的任何搬动,甚至轻轻移动下肢,即有无法忍受的剧痛,但经一般牵引和推扳后,此种剧痛会立刻如戏剧般的迅速接触,转为一般扭伤后的腰背痛。

慢性发作患者以背部酸痛、沉重感为主,当天气变化或久站、久坐、弯腰稍久时发病或使症状加重,患者一般活动正常,少数活动受限。

治疗:手法治疗为主

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腰椎牵引、运动疗法。

预防:复位后必须卧床休息2~3d,在1周内不许做腰部剧烈的旋转活动,之后,可参加一些轻微活动的工作。在痊愈后,应坚持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加强自身外平衡的保护,稳固内平衡,这时预防复发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三、肩袖损伤

肩袖,又称旋转袖。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4块肌肉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外侧颈部,组成联合腱。分别司外展、内旋、外旋上臂。在负重转肩时(如投掷、扣球等)容易受伤,同时与肩峰紧贴而易磨损。因此,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解剖弱点。在运动损伤中,肩袖肌腱的退行性改变的急性加剧常会引起肩袖损伤。

临床表现:

1、病史多有肩部外伤史

2、肩关节痛,尤其是夜间痛,部分撕裂臂完全撕裂更痛。多为隐匿性进行性疼痛,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处。投掷或抬手过头时可引起疼痛。

3、进行性肩关节无力。

4、Lag征:体侧外旋无力是诊断肩袖全层断裂最经典、最可靠的体征。患者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本人可区分真正无力及疼痛所致无力。

5、升降滑动试验:上臂至于背部,手沿正中上下滑动,如不能完成,则高度提示有肩胛下肌撕裂。

6、主、被动活动范围出现显著差异,则应高度怀疑肩袖全层断裂。

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肱骨大结节常显示囊性变、硬化及反应性增生,肩袖附着处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肩关节造影可见造影剂溢出肩峰下滑囊;MRI可见损伤肌腱信号增强。

关节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明确损伤部位及程度。

预防措施:加强肩关节周围肌群力量的训练,同时在运动前进行相关的牵拉热身练习,避免单打一式的训练方式,注意训练后的放松,急性创伤性的肩袖损伤很难预防。

治疗:非手术治疗:长期疼痛而不存在肌无力者,多数可忍耐3个月,方法:肌肉力量练习;关节活动练习;局部封闭治疗。

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可以选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短波或超短波,肩袖损伤还可以用超声波及冲击波治疗。

2、运动疗法

早期:①术后第1天:伸指、握拳练习。

②术后第3天:根据情况开始“摆动练习”、耸肩练习,以及“扩胸”“含胸”等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30次/组,3~4组/d

③术后第1周:开始活动肘关节活动度训练,保护下去除三角巾,主动、缓慢、用力全范围屈伸肘关节,20~30次/组,2组/d。练习后继续三角巾固定,并做被动关节活动度纤细,如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旋位。

④术后第2~3周:做肩关节前屈肌力前平举、侧平举练习;负重耸肩练习,手提适当重物进行。30次/组,组间休息30s,2~4组连续进行,1~2次/d。

中期(术后3~6周):继续强化以上练习,练习时基本无痛或不感到疲劳的练习可以不再继续。增加负重、抗阻练习。

后期(术后7~12周):无痛全关节活动;增强肌力;增加功能活动;减少残余痛。

《浩天康复》咨询电话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2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