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让妈妈手这种病为母爱打折扣

2017-3-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所谓的“妈妈手”、“姥姥手”,其实指的是手腕部腱鞘炎。一说起这个,相信那些做过母亲的女性朋友最有体会。尽管这个词汇听上去很可爱,但它一旦找上你,你就不会有可爱的感觉了。发作时当你绕动手腕、抓握东西、或握拳的时候都会带来拇指底部到手腕的剧烈疼痛。有些人甚至完全无法提重物,无法抱宝宝。有一种惹人心疼的母爱,叫“妈妈手”

妈妈为什么会容易得这种病,那还用说~抱宝宝抱得呗!的确,因为长时间抱宝宝,手腕部的肌腱与腱鞘不断产生摩擦、劳损、压力增加,就有可能导致炎症的发生,特别实还在月子里的妈妈,最容易患上“妈妈手”。

“妈妈手”的典型症状是:拇指一侧手腕变得红肿或肿胀。疼痛并逐渐加重(通常早晨起床时,疼痛较为严重);关节活动受限,无力提物;有时这种疼痛还可能辐射到近端的前臂;在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侧有局限性压痛,有痛性结节;当绕动手腕,抓握东西,或握拳的时候都会带来拇指底部到手腕的疼痛;症状通常开始很轻微。经常随着婴儿护理和家务活动增加而加重。将拇指用另4指握住后,腕部向手指方向弯曲可引起剧痛,即可诊断出“妈妈手”。得了“妈妈手”肿么办?!

最有效的治疗,其实就是让得了“妈妈手”的手和手腕尽量休息,至少要3周时间避免使用。一定要使用的话,可以通过护具以帮助拇指固定,而达到让肌腱休息的目的,疼痛侧也要改为用肘部用力,以让手腕和手指保持放松状态。

除使用护具外,“妈妈手”部位也可以进行局部的理疗、按摩或冰敷,并养成习惯,对手腕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进行下图中的一些轻微运动,可以帮助手腕减轻或摆脱“妈妈手”带来的困扰。

预防“妈妈手”,是每一个新手妈妈的“必备课程”!1、不要长期使用一个喂奶姿势

在喂奶时为了方便抱宝宝,手部会处于一种不方便的姿势状态里面,如果持续的时间长,很容易有妈妈手。所以宝妈在喂宝宝的时候要尽量交替换,宝宝重心也要放在手臂上而不是手部。

2、不要让手腕过度劳累

妈妈坐月子的时候为了挤奶、换尿布,长期让手腕和手肘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加上韧带仍处于松弛状态,很容易患妈妈手。所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如果感觉到了手肘或者手腕酸疼,一定要停下来!

3、坐月子时不要让手部受凉

坐月子时受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寒冷刺激会给“妈妈手”可乘之机!况且现在天气又冷了,一定要注意手部的保暖。

4、不能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虽然手部不能过度劳累,但是还是要经常活动手腕、手肘,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时常是一个姿势,手臂一只处于一种僵硬紧绷状态,适当的活动一下,会让手臂、手肘和手腕得到轻松。“妈妈手”是一个需要整体解决的问题,往往你所能观察到的只是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所以,小鹤在这里提醒广大妈妈,千万不要觉得手腕出问题,就觉得是小事!在养娃过程中,妈妈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让宝宝更健康、更开心的成长!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优惠活动详见"阅读原文"









































白癜风怎么预防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2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