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如何科学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2020-10-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379.html
导语

如今,运动健身、健康生活俨然成为时尚热潮。经常健身的人,可能会遭遇运动损伤。那么,常见的运动损伤都有哪些呢?如何科学运动,避免运动损伤呢?

在今天的《健康》节目中特别邀请宁夏大学体育系体育保健学教师王刚做客直播间,跟大家一起说到的就是“如何科学运动,避免运动损伤呢?”。

请听本期节目的音频剪辑:节目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00—10:00节目嘉宾

王刚,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康复与保健专业,年到宁夏大学体育系担任体育保健学课的教学,毕业于解放军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方向,硕士。

如何科学运动,避免运动损伤呢?

1、什么是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有哪些危害呢?

运动损伤就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和运动的部位、运动的方式以及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有直接关系。比如由于准备工作不足、平时缺乏锻炼、装备不配套导致的关节扭伤、关节脱臼、肌肉拉伤、皮肤擦伤,甚至四肢骨折等,这些都属于运动损伤。对于青少年来说,轻微的运动损伤很快就会恢复,像皮肤擦伤、软组织扭挫伤,局部肿胀、少量渗血,出现这种损伤可以先对伤口进行清洁包扎,做一下冷敷,如果处理过后依然肿胀不消、疼痛不止,医院就诊。还有一些运动损伤,像韧带撕裂或关节的骨挫伤等,要马上就医,否则的话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进而就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造成慢性损伤。

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锻炼者的基础、技能水平有关,也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原因有: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的错误等都可能引起损伤。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在一起活动,容易相互冲撞所致。

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3、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成许多类别。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与否可分为: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等)和闭合性损伤(肌肉拉伤、扭伤等)。按伤后病程的阶段性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等。按伤性轻重可分为:轻伤(不影响工作和训练)、中等伤(24小时以上不能工作或训练者)和重伤(须住院治疗者)。

4、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

①早期处理

指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和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期。处理方法和步骤:第一,冷敷。用冰袋、冰棒或冷水浸湿的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此外,外敷新伤药可收到迅速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的效果。无以上器材或设备时,可购买冰矿泉水冷敷受伤部位或至冷水龙头处冲洗。第二,加压包扎。冷敷后,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稍加压力进行包扎,包扎的松紧要适度,每8小时应该松开绷带几分钟,再进行包扎。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第三,抬高伤肢。经冷敷和加压包扎后的伤肢,可在伤肢的下面垫上物件,抬高受伤的肢体。此外,疼痛较重者和淤血较重者可遵医嘱服药。注意,这一时期,伤部不宜做按摩,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的渗出,使肿胀加重。

②中期处理

指受伤24或48小时以后。这时出血已经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伤部仍有淤血和肿胀。处理方法和步骤:第一,热疗和按摩。用热水袋或浸湿热水的毛巾(注意避免烫伤),对受伤的部位进行热敷,然后按摩受伤部位(按摩用力应从轻到重,用力方向应指向血液回心方向)。第二,请医生做进一步的理疗和药物性治疗。

③后期处理

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处理方法: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疗法。

5、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①.选择适宜的运动、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更健康,需要防范运动风险及运动损伤。各个年龄段的人、各种健康状况的人都应根据各自适应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去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例如运动种类、运动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等。

专家推荐,游泳和骑自行车是对身体影响较小的两项运动项目。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承重关节,过度的屈伸就会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游泳运动过程中,重力和浮力是相互抵消的,关节在无负重的状态下锻炼,大量的上肢运动能够让肩部和背部达到良好的训练,双腿的运动也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骑自行车时,膝关节和踝关节不承重,可以增加肌肉状态,对身体的损害也比较小。

②.运动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运动后进行整理,静态拉伸

不管从事任何的运动项目,切记要认真做好运动前的热身以及运动后的拉伸。运动前的热身与运动后的拉伸甚至比运动过程还要重要。热身能够增强韧带的柔韧度,做好热身运动能够充分减轻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损伤,防止因运动幅度过大导致韧带撕裂。而运动后的拉伸又可以加速乳酸的代谢,防止乳酸在体内堆积,避免第二天出现浑身疼痛的感觉。

③.适时适度,量力而行

每次运动不是量越大就越好,运动也需要把握好适量、适时的原则。很多人认为只要多运动就会对身体有好处。其实不然,运动强度一旦超出肌肉的负荷,就容易导致身体透支,出现肌肉拉伤。此外,还要坚持“适时”原则,专家建议一天中最适宜的运动时间在下午四点左右,推荐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到高强度的运动。

中到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包含多种运动方式,如步行、跑步、游泳、球类运动、自行车、健身操等。近年来,美国运动医学会将每周进行3次中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作为全新的国民运动目标,而非单纯地以步数来计算。因为慢速的散步是无法达到运动需求的,因此,平时上下班、在室内小范围行走所产生的步数是无效的,单纯1万步的行走无法衡量运动量。

④.穿着适宜运动的衣物鞋袜,注意场所和器械使用安全

运动时应当穿着宽松舒适的运动服,穿上合适足部的鞋子,以透气性好棉质衣服和运动鞋为好,这样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同时要注意运动环境和场地的清洁卫生,避免到空气污浊、氧气不充足的地方去运动,最好选择地面更柔软的跑道及操场,或在平坦宽阔的场地进行锻炼。

⑤.运动应按要求进行,注意运动保护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拉伤、扭伤,可以通过“RICE”原则来进行自我救治,即制动(R),立刻停止运动;冷敷(I),但冷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小时敷一次,一次不超过10分钟;压迫(C),用绷带捆绑受伤部位,将冰袋固定在受伤的部位;抬高(E),适当抬高拉伤部位,使拉伤处的肌肉得到放松。但在损伤程度严重时,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治疗。

⑥.尽量在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疾病人群和中老年人是运动损伤的高危人群,如果有慢性病,建议同时评估心肺情况,让医生给出最科学的运动处方。例如,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宜每天或隔天运动,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头部朝下的运动等

运动过程应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跟风”。只有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做到既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运动,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6、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步数,排名最高的人往往都是每天走几万步,您觉得走路真的越多越好吗?

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准备充分、活动正确,加上自己身体素质达到了一定水平,这样长距离的运动对关节是没有太大损伤的。但如果你是为了凑步数,准备不充分,场地不合适,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大距离的活动,就会造成肌肉骨骼以及关节软骨的损伤。所以这件事情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一般的成年人每天不少于六七千步就可以了。

7、跑步多了之后容易出现膝盖损伤,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正确的,长期的运动对关节是有一定的磨损,但是如果提前做好一些防护保障,比如戴好护膝、护踝,注意天气变化,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等,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正常运动,不会造成关节损伤。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平时对运动又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就会造成关节的损伤,甚至会导致膝关节滑膜炎等疾病。

8、常见运动项目的益处及损伤

本期文字编辑:张喆

本期音频剪辑:张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8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