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缝合方法

2020-10-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 者:郑佳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编啊辑:徐医院

视频导读

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血运较差,撕裂较为常见,可以是局部损伤,也可以是大型撕裂(如桶柄样撕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半月板修补缝合的角度考虑,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腘肌腱的存在及紧邻后外侧关节囊的腓总神经,使得在修复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如何避免上述两个结构的误损伤。郑家鹏教授围绕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定义、临床特点、分型及关节镜下缝合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此与各位同道分享。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特点

1.外侧半月板体部在腘肌腱裂孔区游离存在,活动度较大,易撕裂;

2.腘肌腱裂孔区域的半月板血供差,不易愈合;

3.腘肌腱裂孔区邻近腓总神经,缝合此区域的外侧半月板应避免腓总神经损伤。

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的范围

可能大家会以为腘肌腱裂孔区位于腘肌腱裂孔正对着的半月板区域,其实不然,由于腘肌腱裂孔前后的纤维束对外侧半月板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腘肌腱裂孔前后10mm范围内及其所对应的半月板称为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

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的分型

我们将腘肌腱裂孔及前后10mm处对应的半月板分成a、b、c三部分,以半月板撕裂的形状分为I型放射状撕裂、II型纵形撕裂、III型水平层撕裂;Ia型为a区放射状撕裂,Ib型为b区放射状撕裂,Ic型为c区放射状撕裂;IIa型为a区纵形撕裂,IIb型为b区纵形撕裂,IIc型为c区纵形撕裂;IIIa型为a区水平层撕裂,IIIb型为b区水平层撕裂,IIIc型为c区水平层撕裂。

是否能将半月板与腘肌腱缝合在一起

1.多数文献及专家建议避免将半月板与腘肌腱缝合在一起,应行缝合钩全内缝合,尤其在国内,医院的冯华教授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也强调应避免将半月板与腘肌腱缝合在一起。

2.年《Kne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例患者的多中心样本的研究,术中将半月板与腘肌腱以全内缝合的方式缝合在一起,长期随访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

3.讲者观点:该问题确实有争议,除非别无他法,否则应避免将外侧半月板与腘肌腱缝合到一起。如何避免将两者缝合在一起,讲者以半月板纵形裂为例,将其分为3型,分别是I型垂直纵裂型,II型上表面斜向外下纵裂,III型下表面斜向外伤纵裂。I型或II型可用缝合钩全内缝合;对于III型纵裂,入针方向难以与撕裂方向垂直,很多时候是盲穿,不易观察下表面对合情况,因此讲者提出“inside-out-in”缝合技术,即由内向外转前内缝合法。

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观点汇总

1.精确定义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

2.对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提出分型;

3.应尽量避免将半月板与腘肌腱缝合在一起;

4.大部分病例比较适合缝合钩技术,而我们提出的“inside-out-in”技术已渐渐普及临床,简单可靠;缝合过程中,注意应减少PDS线的滑动对腘肌腱的刺激。

总结

外侧半月板在腘肌腱裂孔区容易撕裂,且不易缝合,解剖上毗邻神经血管,手术难度较大。本视频中,讲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定义,并对该损伤进行了分型,以分型为依据,分享了对不同类型的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缝合经验,提出了比全内缝合更为简单可靠的“inside-out-in”技术,值得临床普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8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