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腱鞘内精确注射治疗肌腱炎疼痛
2021-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IT行业的帅哥近期长时间握持鼠标,突发右手腕疼痛不适、活动受限1天。通过朋友打听到,医院疼痛科有一种能在医学仪器的定位下精确地把消炎止痛针打在发炎部位的治疗技术,前来求诊。
确实如此。在疼痛科门诊治疗室,我们经过仔细的问诊、查体、痛因分析后,给他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腱鞘内精确注射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诊疗步骤如下。
一
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最近一周电脑工作量大,连续作业,昨天出现右腕部背侧关节处疼痛,手腕背伸时疼痛明显加重,因而影响鼠标操作。以往未发作过类似症状,局部无外伤史。
查体:右腕部无明显红肿、破溃、皮疹以及创伤性外观。腕背侧拇长伸肌腱附近(Lister结节处)压痛著,腕背伸时加重。
二
在超声的引导下,仔细观察痛点处的影像改变,可见肌腱腱束内回声欠均匀。在靠近桡骨骨面处有一局限性低回声影,恰好为患者最明显的痛点。影像和症状相符,考虑患者当前的疼痛是因为肌腱绕行Lister结节处与骨面反复摩擦引起的炎症所致。
三
在超声影像结合痛点诱发引导下精确地将治疗性药液注射在腱鞘内,而避免注射在肌腱的腱束内。这是注射过程中采用超声影像引导最大的优点。
四
注射完毕后,消毒针眼,棉签按压一会儿,用无菌贴膜覆盖。片刻后,患者手腕处的疼痛基本解除,活动恢复自如。
小结
腱鞘炎和肌腱炎是十分常见的门急诊“痛”病,手、腕、足背等部位都可发生,尤其多见于手腕部。这与我们的手腕功能、工作需要以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腱鞘炎的发病原因是肌腱在频繁舒缩的过程中与它的“外套”腱鞘频繁地摩擦,形成劳损;肌腱炎的发病原因基本相同,多发生在“腱骨结合部”或肌腱走行于骨面隆突的部位。
经过查体可见,本例患者的痛点恰好在桡骨远端背侧一处著名的解剖标志:Lister结节附近。该部位为手、腕背侧肌腱集中走行处。手腕在频繁活动的过程中,肌腱与骨面反复摩擦,产生炎症,引起疼痛。
在门急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劳损性疼痛,多为急性发作。我们深知,患者最大的诉求是即刻缓解疼痛、恢复无痛活动。然而,常规的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药、配合局部制动、理疗、功能锻炼等治疗方法,起效的速度却通常达不到患者的预期。有的患者痛痛好好,好好痛痛,甚至可以拖上半年一年。
有了超声引导下的精确注射,我们在面对这类患者“需要多久才能好?”这样的问题时,多了一些笃定。但也确实要忠告患者:对于急性发作的腱鞘炎/肌腱炎,精确注射多数情况下确实可以快速地缓解疼痛,但对于肌腱的劳损并没有病因治疗的作用。肌腱劳损的病因是频繁的重复性劳作,因此在疼痛解除后,如果不注意休息、没有规避病因,很可能还会再次发作,甚至加重肌腱的慢性损伤。可不能太大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