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痛是筋膜炎还是骨刺是如何形成的

2022-7-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足底筋膜炎俗称“足底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年轻的运动人群和中老年人群。

足底筋膜炎的成因

足底筋膜炎的成因是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亦即是由于下肢生物力学的改变,例如:偏平足、后跟外翻、低足弓等,而令足底筋膜被过度牵拉,长时间的牵引力会导致足底筋膜及周边的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及痛感,严重会导致肌腱退化。其他因素包括:体重过胖、长期站立工作及平素缺乏运动人士容易患上此症。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脚跟底侧疼痛与不适。在足跟底部前内侧有明显压痛,是近端跖腱膜炎的表现,也有的在足底前部或中部有压痛,是远端或中部跖腱膜炎的表现。被动向背侧牵拉脚趾或用脚尖站立会诱发疼痛。

长时间休息后,开始踩踏行走的时候,足跟会发生剧痛,例如早上下床的第一步,多走动几步后会较为缓解。但走多、走久后,疼痛又会再次加重,且部位大多在足跟偏內側。

足底筋膜炎VS骨刺

足底筋膜是沿脚底表面分布的一条纤维组织带。当其被过度拉伸的时候,就会造成膜由跟骨处撕裂,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脚跟骨刺并发展成续发性代偿。

脚跟骨刺在跟骨前方发展成为骨赘,其是由于长期发炎和足底筋膜撕裂引起的。研究表明脚跟骨刺大概以每年1mm的速度增长。

很多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在X光检查的时候发现跟骨隆突处有骨刺,以为Ta就是足底痛的“元凶”,但实际上并不然。任何年纪的人士,在X光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在身体不同的负重关节出现有骨刺,但骨刺并不是引起足底痛的根源。

得了足底筋膜炎怎么办?

如果存在肥胖、症状性扁平足和全身性炎症,应该进行治疗。否则,应从保守治疗开始,包括关节疼痛的措施、更换鞋子或改变习惯以及运动疗法。

休息和冰敷是最常见,也是有效的初步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

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医院就诊,或使用NSAID药物。

穿拖鞋或赤脚走路可能会加重症状,或使症状反复。因此,起床后应穿上支撑性鞋子。

在混凝土地面的建筑内工作或居住的患者应穿上减震垫的鞋子,避免跳跃或行走时足跟过度撞击。

在家里可行简单运动疗法治疗。

预防

运动前必要的牵伸活动是必须的。另外,运动量的控制亦非常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y/100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