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痛兄弟运动损伤康复原则及思路

2019-3-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者孙仰亮

审核路鹏程

编辑但宗怡

运动损伤康复

1.控制症状

2.恢复体能

3.重获功能

4.防止复发

组织病理、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和运动专项受限之间会相互影响。

组织病理变化包括,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与炎症,神经损伤,以及组织的其他损伤与疤痕等。

功能障碍则主要指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力量下降、神经肌肉控制与本体感受能力的丢失,以及感受能力不足等。

身体活动受限则是指的如跨步、慢跑、跳跃、自行车和投掷等动作完成受限或者异常;

运动专项受限就是由于这些功能障碍与活动受限而不能正常的参加训练和比赛。

1.在运动损伤的愈合过程中,我们只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愈合的环境,但无法加速愈合,运动(康复锻炼)负荷和损伤修复要达成平衡。康复计划何时怎样修改要建立在体征和症状的认识和组织损伤修复的每个时期上。

2.机体中的代偿和失代偿的机制需要了解,代偿而没有任何不适时,称为“完美代偿”。

3.了解运动链由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神经系统组成。

正常的运动链:

合适的长度-张力关系、合适的力群关系、准确的关节运动、合适的神经控制。损伤后,很少只影响单一系统。

损伤后,肌肉失衡、肌筋膜粘连、关节运动改变、神经控制失常都需要一一解决。

运动损伤康复计划的考虑因素

?康复计划中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设立(康复内容)

短期目标:正确的急救、控制肿胀、减少疼痛、重建神经肌肉控制、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的力量、耐力、爆发力、提高姿势稳定和平衡、保持心肺功能、相近功能进展的组合

长期目标:训练、比赛正常

难点:如何在恰当的时间调整、改变、推进康复计划,使其最有效。

1.控制水肿

肿胀原因:出血、滑液渗出、炎症副产物堆积、水肿、多因素结合

不良影响:损伤部位压力增加导致疼痛、神经肌肉抑制

控制方法:

①保护(各种护具的使用;若是下肢,要避免负重)

②限制活动(患肢休息,其他位置正常活动;早期的合理活动对于组织的修复有积极意义;限制活动的时间具体看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③冰敷(止痛、收缩血管、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要敷20-30分钟;急性期2-3天)

④压迫包扎(是控制肿胀中最有效的方法)

⑤抬高患肢(抬得越高,效果越好)

损伤发生后,控制水肿的方法:马上在损伤部位从远端往近端加压包扎;在患处冰敷45分钟,以后每隔一个小时冰敷30分钟,损伤后48小时内都应尽量多的冰敷;把患肢抬得越高越好,晚上睡觉时抬高患肢尤其重要;损伤局部至少休息24小时。

2、控制疼痛

疼痛对于力量和柔韧性锻炼是一个障碍,要采取各种方法(冷疗、热疗、电疗)止痛。疼痛的程度是损伤严重程度和修复程度的指示灯。

3、重建神经肌肉控制

在整个康复过程都需要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f/97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