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在重度上睑
2017-7-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牟春媚(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辽宁朝阳)
目的:观察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在重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69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21眼)和观察组32例(48眼);对照组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21眼,矫正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患者48眼,矫正满意度为89.58%,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在重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矫正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重度上睑下垂上睑下垂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不仅影响眼部的容貌,同时影响视觉功能,临床主张手术矫正进行治疗[1]?该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临床根据下垂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下垂?对于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临床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本文就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在重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年4月至年1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69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16例(21眼)和观察组患者32例(48眼)?对照组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49岁,平均年龄(29.2±3.6)岁;其中先天性11例,后天性5例?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6~48岁,平均年龄(28.7±4.1)岁;其中先天性23例,后天性9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重度上睑下垂,所有患者均排除重度肌无力,下颌瞬目综合征和Hornor综合征导致的上睑下垂?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进行治疗,重睑切口,沿睑轮匝肌下方分离至眉弓下缘后转至皮下,暴露额肌,形成矩形肌瓣,与睑板缝合,调整高度及弧度,固定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进行治疗,重睑切口,注意保护重睑下的睑板前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深浅两面分别向上分离至眉上约1.0处,并沿两侧向上纵行剪开肌瓣至眉下缘的眼轮匝肌与额肌腱膜交汇部,形成2.0宽的肌腱膜复合瓣,牵拉该复合瓣并让患者做提眉运动,进而检测额肌向上牵引力?平行于重睑线剪开眶隔筋膜与眼轮匝肌相邻面的上下缘,保持肌腱膜复合瓣宽度,在其深面钝性分离后,将肌腱膜复合瓣从下方穿出并舒展平整,调整高度?固定肌腱膜复合瓣,褥式缝合,保留缝合点及远端组织瓣并切除其余组织,返折保留的组织瓣,固定缝合?1.3疗效评价标准[2]术后随访6~24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矫正满意:患者正常平视时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上,两侧上睑缘高度差≤1mm,闭合功能正常,睑缘弧度自然,两侧睑裂对称或伴双重睑皱襞对称;矫正良好:患者上睑略遮盖2~3mm,两侧睑裂基本对称,高度差≤2mm,闭合时下方角膜无暴露;矫正不足:患者上睑提升≤2mm,或两侧睑裂明显不对称,高度差3mm?矫正满意率=矫正满意/总眼数×%?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照组患者21眼,矫正满意15眼,矫正良好5眼,矫正不足1例,矫正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患者48眼,矫正满意43眼,矫正良好5眼,无矫正不足发生,矫正满意度为89.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重度上睑下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正常的社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可恢复或接近上睑正常的解剖厚度,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上睑的闭合功能?
术中安全性较高,不需额肌纵切口,因此不会损伤面神经额肢及血运?术中形成的额肌腱膜瓣组织致密且较为宽大,缝合后上睑的上提效果明显,且术中可调整上睑高度,不易出现上睑下垂的复发?综上所述,改良额肌腱膜-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在重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矫正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焦晓玉,暴静玲,张玉英.矫治重度上睑下垂两种术式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8(11):-.[2]王卫峻,张路,王炜.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2(4):-.
赞赏
鐧界櫆椋庤祫璁綉鐧界櫆椋庤祫璁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