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损伤你了解多少

2017-3-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之后受机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产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如何最大限度地享受运动快乐,避免运动损伤呢?

1

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损伤组织的种类分类: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骨折等

(二)损伤机制:烧伤、冻伤、溺水等

(三)运动创伤的轻重分类:(1)不损失工作能力的为轻伤;(2)失掉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并需要在门诊治疗的为中等伤;(3)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重伤。这种分类法有助于了解工矿、农村、机关和学校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损伤情况。

(四)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1)受伤后能按锻炼计划进行训练的为“轻度伤”;(2)受伤后不能按锻炼计划进行练习,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的为“中度伤”;(3)完全不能锻炼的为“重度伤”。

(五)损伤组织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的分类:(1)开放性损伤,开放性损伤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常见有组织液渗出和血液自创口流出,在运动中最常见的有擦伤、裂伤、切伤和刺伤,开放性骨折也可以归在此类;(2)与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包括挫伤、肌肉筋膜拉伤、关节囊和韧带扭伤、肌腱腱鞘和滑囊损伤等,其特点是皮肤、粘膜完整,损伤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六)发病的缓急分类:急性损伤(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造成的称为急性损伤,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骤起;

慢性损伤因局部长期负担过度,由反复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称慢性损伤,发病缓慢,症状渐起,病程较长。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未完全康复而过早运动而转变为慢性损伤。

(七)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等。

2

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基本原因

1、思想方面:对运动损伤的认识理解不足,不够重视、逞能、恐惧、急于求成、急躁

2、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正确与否、准备活动的量、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之间的时间。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3、技术上的错误或缺点: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4、运动量、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损伤或因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

5、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6、组织方法不当:在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8、场地特点或运动防护装备:也能引起运动损伤运动场地地形特点,山路难行,有小碎石或灌木;跑道太硬或太滑;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9、不良气象的影响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受伤。

(二)诱因

1、不同运动的不同技术特点:由于各项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人体各部位的负担量不尽相同,因此,各运动项目都会导致人体的易伤部位

2、解剖生理特点:身体不同组织在结构上较为薄弱,或在某个角度时比较薄弱。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思想上重视。严格遵循不同运动的运动规律。加强身体的各方面的锻炼,提高身体全面的素质、

2、热身、放松、恢复、营养、

(1)运动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但能使提高身体核心部位温度、提高软组织(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温度/柔韧度/弹性、增加关节液分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特定部位的伸展,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损伤的发生。

(2)运动后应注意放松活动

放松活动是指在运动后通过肌肉韧带拉伸、呼吸调节等放松方法使体温、心率、呼吸、肌肉、韧带的应激反应回复到锻炼前的正常水平,有助于机体在运动的恢复。

(3)自我恢复与运动后营养

了解和懂得简单处理运动后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的方法。了解如何去补充营养和那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恢复。

3、了解自己的身体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一些不好的身体状况,尽早预防。

4、自我保护、学习

在安全的环境下运动,选责安全的运动环境和运动场所,选取不同的运动所使用的不同运动用具和防护装备,学习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项目中运动的知识技能。

5注意科学运动

包括五大要素,即全面性、渐进性、个别性、反复性、意识性,前三个要素对预防损伤较为重要。

全面性是指锻炼者应对体能进行全面训练,而不是单纯针对某一特定动作的反复练习。

渐进性是指锻炼者应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和增加锻炼时间,以防机体一时不能适应而导致运动损伤。

个别性是指锻炼必须因人而异。性别、年龄、体力、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活动量和方法也应不同。

6、加强易伤部位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体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根据不同部位进行针对行训练,例如,为了预防膝关节损伤,应主要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并对膝关节周围韧带进行静力对抗训练,增强其协调性和拮抗的平衡性。

延误病情,麻痹大意1

一般地,非对抗性的运动的伤情多数不重,多数人不在意,经过适当休息,减少活动多数可迅速恢复。但伤情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切不可掉以轻心,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对抗性损伤,高处坠落伤,伤后即刻肿胀,疼痛剧烈,伤时有明显的韧带或肌肉撕裂感,局部畸形,行走活动异常困难则需要立即就医,切不可麻痹大意。

  隐瞒病史,轻描淡写

2

一些青少年受伤后,由于怕家长责骂或过于自负,对伤情不当一回事,或明明有外伤史却不承认。老年人近期活动明显多于既往者也要告知医生。如青少年打球后,出血手指末节伸不直现象,多数由于手术末节触球时手指伸肌腱损伤,若早期治疗可采用减少活动,局部制动可以恢复,而隐瞒病史,若一月过后才来就诊,局部疤痕形成,手指伸直会受限,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伤后用力揉搓伤处3

关节扭伤后,盲目地由他人或自己用力揉搓患处,一是为了止痛,二是认为揉搓可以加快扭伤的恢复。伤时多数有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修复,停止出血和渗液。如果受伤后盲目立即使劲揉搓,势必会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肿。若合并有局部骨折不恰当揉搓可导致骨折移位,影响预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刻采取制动,避免运动,局部冷敷,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敷扭伤部位约15分钟,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制动。

过早涂抹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贴膏药4

  在损伤发生后,许多人会立即在患处涂抹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贴上膏药,以为这样伤痛会好得快。其实,这种做法也无法减轻疼痛,反而会造成局部肿胀加重,疼痛更厉害。由于人体组织受到外力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局部慢慢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以达到顶峰,如果在此期间涂抹药膏或贴上伤湿止痛膏,其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加重了肿胀疼痛。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在发生扭伤24—48小时后,待损伤部位出血停止,血管愈合之后才能使用。伤后早期制动,在医生指导下按膏药类别区分使用,可使用一些镇痛类膏药,如双氯酚酸钠膏药;

过度坚持运动5

有些患者损伤后,发现程度较轻,只是局部的轻微肿胀和疼痛,就认为问题不大,于是不做任何处理就继续参加运动。殊不知这种看起来不怎么严重的小伤,若不及时处理,继续活动很容易再次受伤,还会引起韧带松弛,创伤性滑膜炎,再次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关节扭伤后绝不能再继续运动,要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让损伤的部位充分休息,必要时关节固定3-4周,并注意观察伤情变化。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f/92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