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健身陋习,千万要避免,否则后果很严

2016-10-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平时不锻炼,周末狂运动

平时运动量少,肌肉、肌腱相对休息比较多,如果在周末猛然增加运动量,这样很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这种“暴饮暴食”式的锻炼,不但健身效果不佳,反而容易出现意外的身体损伤,较常见的有关节损伤和肌腱拉伤等。

除了可能带来肌肉、韧带拉伤等急性损伤,还可能造成身体各器官的慢性损伤。

平时如果工作忙,可选择少量运动,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

2、运动后“急刹车”

剧烈运动后千万不要立刻停下来休息,后果会很严重。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压送到全身,血液循环极快。

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瘀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

所以剧烈运动,如长跑之后逐渐改为慢跑,再走一走,做几下深呼吸,这样肌肉就会轻快地消除疲劳。

3、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

一般吃饱饭后,人体大部分血液集中在胃和肝脏,如果马上去运动,第一会导致储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为颠簸而不停牵拉固定胃的韧带,长期以往会使韧带松弛,导致胃下垂。

第二就是分散血液和神经的兴奋点,使胃蠕动减弱,食物得不到充分研磨就进入肠道,对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不利。

饭后立即作剧烈运动,将会抑制消化液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动,因为作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的血液增加,胃及内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地减少,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影响新陈代谢,甚至造成慢性胃病。

建议在每次吃饱后最好休息1-2小时以后再进行运动。对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来说,吃饱后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运动,剧烈运动除外。

4、饿着肚子做运动

饱腹运动有害健康,空腹运动同样不科学。据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运动与体育科学系副教授李卫东指出,空腹锻炼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呕吐,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增加意外伤害的几率。

中医研究人员指出,运动前一定要吃一点容易消化的东西,如香蕉、葡萄干、含高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等,这样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不会因为低血糖而产生不适。进食应该在30分钟之后再运动,不要吃脂肪和蛋白质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5、运动前不进行充分的热身

热身运动是指在正式运动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正式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

以提高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这样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而且会更容易疲劳。

具体该怎样做热身运动,







































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f/88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