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康复肌腱滑动训练
2020-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手部复杂的结构,使得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情况很常见,甚至未伤及肌腱的骨折,都可能在骨痂形成时使肌腱跟骨头产生粘连。
而关节活动和肌腱滑动是手指产生动作的前提,也是手功能活动的基础,缺少了肌腱的充分滑动,主动活动将很难产生,最后往往需要肌腱松解术来解决。
本文将介绍的肌腱滑动训练可有效减少粘连的发生,但并不可直接用于治疗,须在手术医生及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肌腱、神经可承受张力大小等个体化应用。
一
影响肌腱滑动的因素
肌腱被包裹在腱鞘内、紧贴骨头,因此能把肌腱滑动转换成关节活动。而肌肉-肌腱结果是有弹性的,所以手指、手腕的位置、肌肉的收缩都会影响肌腱的滑动。
而根据这些因素,一套科学的、有别以往经验性的、直觉判断得出的训练方法,在影像学验证结果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
屈肌腱滑动训练
屈肌腱所在的区域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其比起伸肌腱更容易发生粘连,加上其功能的重要性,屈肌腱滑动的训练在所有可能产生粘连的病变,腱鞘炎、腱鞘切除术后、关节退行性变、指屈伸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移植术后、掌指骨骨折等康复都应该得到重视。
第2到4指腱鞘内包含两根屈肌腱——指浅屈肌及指深屈肌,比起腱鞘内只有拇长屈肌的拇指,除了每条肌腱的最大范围滑动外,还需要达到两根肌腱的最大滑动差。
手指动作对肌腱滑动的影响
根据不同手指动作下肌腱滑动的情况手指屈肌腱的滑动训练动作设计如下:
1.握直拳(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伸直)指浅屈肌腱达到最大滑动
2.握钩拳(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肌腱活动差最大
3.握全拳(联合屈曲)指深屈肌建达到最大滑动
4.屈曲拇指贴紧手掌,然后伸直拇指远离手掌
三
伸肌腱滑动训练
手指伸肌腱位置比较表浅,容易受伤,但因为结构问题并不容易粘连,滑动范围小,粘连对活动影响也比屈肌腱要轻。
但与屈曲机制不同,伸指除了手外肌,手内肌骨间肌、蚓状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伸肌系统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粘连,都可能影响主动、被动的屈曲以及主动的伸展、造成伸肌迟滞。如蚓状肌麻痹时,掌指关节缺少屈曲力矩,指总伸肌只能使掌指关节过伸,无法伸直指间关节。所以伸肌腱滑动训练包括以下:
1.指总伸肌腱单独滑动:从握全拳动作转换到握钩拳动作(蚓状肌和骨间肌是掌指关节的屈肌、指间关节的伸肌)
2.手内肌活动:从握全拳到手指完全伸直可使指间关节主要伸直肌蚓状肌得到最大范围活动;
3.手内肌伸直功能训练:手掌平放在桌面,近节指骨贴紧桌面,抬离中远节指骨
四
腕部动作及肌肉收缩对肌腱滑动的影响
除了手指的动作,腕部的动作及肌肉的主动收缩都能影响肌腱滑动。研究表明,仅仅是在尝试做握拳动作的肌肉收缩就能使肌腱产生滑动,而腕部的动作对肌腱滑动的影响比肌肉的主动收缩更大,因此,除了在训练中结合腕部的动作及主动用力扩大训练效果外,运用腕部的屈伸及等长收缩在活动范围被限制时达到肌腱滑动的训练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以上是肌腱滑动训练的介绍,详细运用将在后续继续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