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概述二先天性畸形与肌腱
2020-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期,将为大家介绍《手外专科疾病分级诊疗口袋手册》专著中手部肌腱的概述。
今天继续介绍手部肌腱概述中:「肌腱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肌腱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肌腱损伤平面不同,其表现各异。
首先表现为手部休息位姿势改变:
屈指肌腱损伤,该指伸直角度加大;
伸指肌腱损伤,该指屈曲角度加大。
特殊部位的肌腱断裂可出现典型手指畸形:
掌指关节部屈指伸肌腱断裂,手指呈伸直位;伸指肌腱断裂时,则呈屈曲位。
近节指骨部伸肌腱断裂时,则近侧指间关节呈屈曲位。
中节指骨部伸肌腱损伤时,则远侧指间关节屈曲成锤状指畸形。
腕关节伸、曲活动有多条肌腱参与,其中一根肌腱断裂,并不影响腕关节的活动。
诊断
根据外伤史、受伤部位、各指关节屈曲障碍情况,能够判断各指是深腱还是浅腱(拇指是长腱或短腱)断裂及断裂属于哪个区。
治疗原则
修复时机
开放性损伤在损伤时间、损伤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时,均应一期修复肌腱。
如不宜做一期修复或各种原因没有做一期修复,应争取在伤后一个月内做迟延一期修复。因为肌腱断裂后,腱端回缩、断腱的肌肉收缩,如若时间过长,即使肌腱没有缺损,也很难再直接缝合。
肌腱长时间松驰废用,将发生变性、变细、发黄、脆软、回缩等使肌肉萎缩,这些变化在屈肌腱比伸肌腱更明显。
如进行二期晚期修复,肌腱无法直接缝合,只能行肌腱移植修复术。
肌腱的缝合
肌腱修复后,妨碍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腱粘连,粘连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缝合处。为此,不能不在肌腱缝合方法和应用材料上有所讲究,力求缝合方法简便、可靠,有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血管的狭窄。
局部的条件
肌腱愈合所需营养主要是血液与滑液,所以修复的肌腱应位于较完整的滑膜鞘内,或富于血液循环的松软组织床内,在这些部位愈合的质量高、粘连少。
在缺血处,如瘢痕覆盖部位、裸露硬韧的组织韧带、纤维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复或进行肌腱移植。
腱鞘的处理
具有完整壁层滑膜的鞘管,不仅不会妨碍肌腱的愈合,而且还是防止肌腱粘连很好的屏障。
因此,手指屈肌腱二屈内损伤时,较完整、具有壁层滑膜的鞘管不应切除,应予修复。破损严重,或滑膜已不存在的鞘管应切除。要考虑在适当的部位保留滑车,以利于修复后肌腱的功能恢复。
良好的骨支架
良好的骨与关节是肌腱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
新鲜肌腱损伤伴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修复肌腱之前应先行骨折与骨关节复位,并给予稳妥固定。必要时,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然后再缝合肌腱。
晚期肌腱修复时,如同时存在骨折不愈合,或关节不稳、畸形等,应首先解决骨与关节问题,然后再行肌腱修复。
术后正确可靠的制动
肌腱修复手术后,需要良好的术后制动,制动的方法要正确。
屈肌腱损伤,石膏打在背侧,屈腕、屈掌指关节固定。伸肌腱损伤,石膏打在掌侧,掌、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处于伸直位。
功能练习
肌腱缝结后24-48小时,开始早期被动活动,可以促使新生胶原纤维形成纵向排列,促进愈合、减少粘连。功能练习应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肌腱缝结处断裂。
—待续—
作者简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安装「医笙」APP,欢迎参与学习与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