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中风患者的针灸选穴处方针法
2020-8-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醒脑开窍针刺法
临床实践经验教学班8月19日《青岛》开班←点击查看
很多朋友咨询中风后遗症该如何针灸治疗?问为什么扎了几个月了,还没有效果,还要不要坚持?
程凯教授答疑解惑
回答这一问题,可不是一言两语,而且病人情况因人而异,治疗方案自不会相同。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分享下面这个案例,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7月13日,青岛大诚中医门诊患者刘某,曾有数十年的糖尿病史,近10年内共先后发作5次脑梗,目前勉强可站立行走,遗留双侧肢体协调性差,上下肢肌力不均衡,精细动作差,发音及吞吞咽功能欠佳,肠胃不适,血糖一直居高不下。
辗转多地求医,效果不甚显著,亦曾长期针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求诊:
相关影像检查及肌力检测(略)
治疗方案如下一改善肢体运动功能1、上肢选穴(按针刺先后顺序)
第一组:消泺穴、肩贞穴、天髎穴。熟悉经络的同学会发现,消泺和天髎同属手少阳,其所处位置恰在肩胛骨内上与外下,是肩胛骨与枕和上肢背侧伸肌形成的力线,中风偏瘫患者肘关节多屈曲,即内侧屈肌痉挛收缩,外侧伸肌被动牵拉,进而引起患侧肩部下坠,带动寰枢关节紊乱,影响头部供血,影响中枢功能恢复。
而肩贞恰位于这条曲折力线的核心力点上,加之患者多次中风,左右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缺失,用肩贞,有助于调整肩胛骨的平衡。注意此处三穴要求扎跳,特别是肩贞,有助于建立新的力学平衡。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