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多方法讲解肩周炎朱建强中医诊
2019-7-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多角度多方法综合讲解如何治疗各种肩周炎-----朱建强中医诊所经验分享(本诊所经验在最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俗称凝肩(frozenshoulder),是以颈肩背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夜间为甚,逐渐加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病理:现代研究认为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
流行: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
特征及症状: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按摩、贴膏药、保暖及活动后缓解,常常没得到重视,日久又发,反复多次,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头部、背部、胸部、肘部及腕部放射,甚至有的引起对侧肩痛和患侧腰部、肋部疼痛,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诱因统计:本诊所例中,例属于曾经有过外伤性损伤,其中例属于颈椎病和肩周痛严重同时伴有外伤史(包括急刹车,肩部外伤,顿挫伤,肩部活动拉伤史,长期单侧卧睡姿等),占72.6%;例属于单纯性长时间单侧空调冷风或者乘车冷风所致,占22.53%;例是由于早期或者晚期癌症牵扯痛(此类早期活动基本无异常,常常伴手臂水肿),占4.57%。
病因: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总结起来可以分2大类: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50岁左右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5)长期伏案低头的手机党和电脑党,绣花族等近年发病人渐增。
(6)长时间开车的驾驶员,空调冷气过冷所致的肩周患者增多。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胰腺、肝、胸腰压缩性骨折等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临床表现
1.肩部酸软、酸胀、隐痛、疼痛
起初肩部酸软不适,活动或加热缓解,反复发作,随后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病期不同压痛点部位和压痛程度也不一致,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严重者整个手臂成机械手,不能曲弯,腕关节活动受限,前后轻摆皆痛,整夜不能睡觉,怎么放手皆不适,只能起来活动稍好一点。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自觉冷飕飕的,犹如冷风吹骨。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粘连时间久,不爱活动怕痛的,用精油轻推可发现更多结节,多在胸大肌、胸小肌、肱二头肌、斜方肌、三角肌等肌腹及肌腱交接处。因病期不同压痛点部位和压痛程度也不一致,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检查
本病主要靠医生采用功能位的检查,结合病人的症状即可判断,必要时可以
辅助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多可诊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临床中最多见分析如下:
1.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颈5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肩部疼痛,而长时间疼痛、肌痉挛又可导致慢性损伤性炎症。故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二者主要鉴别点是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此外,头颈部体征多于肩周炎。
2.肩部肿瘤和其它癌症早期放射痛肩部肿瘤和癌症早期放射痛虽较其他疾病少见,但后果严重。临床上有时将中老年人的肩痛长期以肩周炎或颈椎病治疗,从而延误诊断。因此,凡疼痛进行性加重,常规治疗无效,肩周活动不受限,不能用固定患肢方法缓解疼痛,并出现轴向叩痛者,均应建议进一步检查,以除外它病。
现代中医临床
总结古人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认为肩周炎之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在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有关。在《灵枢?贼风》篇中首次提出其发病与外伤关系密切,认为伤后恶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易受风寒湿邪侵犯,恶血与外邪侵袭则发为痹证。在隋唐时期,又进一步认识到其发病与劳伤气血不足有关。《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带伤筋骨,肩背疼痛”。指出了其与外伤有明确关系。至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气虚、血虚以及兼风、兼痰等证候。本诊所认为总的范畴不离:气血不荣则痛,气血不通则痛。
局部解剖
临床分型
狭义的肩周炎是指发生在肩肱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因为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特征,故又称冻结肩。广义的肩周炎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复合体的多关节、多部位的病证,其分类方法很多,且诊断名称混乱,现分述如下
(1)根据病变部位及诊断意义上的相似性分为四大类:
①肩关节腔病变:冻结肩、疼痛性肩挛缩症、粘连性关节囊炎、疼痛肩及肩关节周围粘连症等。
②滑液囊病变: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粘连性滑液囊炎、钙化性滑囊炎、闭塞性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滑液鞘炎等。
③肌腱炎及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粘连性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
④其他肩周病变:肩纤维组织炎、喙突炎、退行性肩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根据病变部位将肩周炎分为三类:
①肩关节滑动机构的损害:肩袖的肌腱炎、肩袖的断裂、肩袖的钙沉着等。
②肱二头肌机构的损害: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③冻结肩。
(3)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临床特点,将肩周炎分为九类:
①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
②喙突炎。
③冈上肌腱炎,包括退行性和损伤性两种。
④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⑤肩峰下滑囊炎。
⑥冻结肩,又称疼痛性关节挛缩症。
⑦继发性肩关节挛缩,多因肩外伤、手术或长时间固定引起的继发性肩关节挛缩。
⑧肩部纤维组织炎。
⑨肩关节不稳定或肩松弛症,包括因外伤或病变引起的韧带、关节囊松弛,盂唇病变等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和半脱位。
(4)我国专家学者在参考国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病例的实际情况,按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分类如下:
①冻结肩。
②喙突炎。
③肩袖病变:包括冈上肌腱病变(冈上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断裂),冈下肌腱炎,小圆肌腱炎。
④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
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
⑥肩锁关节病变。
⑦胸锁关节炎。
⑧肩关节不稳定(包括发育或损伤所致的骨结构缺损、盂唇病变、关节囊或韧带过度松弛以及肩周围肌肉麻痹等原因导致的肩关节不稳定。
⑨肩部纤维组织炎。
⑩其他肩周病变(包括肩挫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三角肌肌腱炎等)。
病情发展
按肩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各期病程长短不一,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1.急性期: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重,病人不敢患侧卧位。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
2.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者减少50%-20%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梳头、穿衣、举臂、向后结带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胛带肌。压痛轻微或无压痛,此时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3个月。
3.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慢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复也快。整个病程短者l~2个月,长者发病可达数年。
治疗
肩周炎作为慢性病变,长期以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有些患者四处求医,反复发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认为肩周炎是不治之症,那么肩周炎能不能彻底治愈,需要注意三个环节:1.及时明确诊断;2.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3.及时的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目前,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总之,综合治疗肩周炎是可以痊愈的。
具体治疗方案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综合疗法是首选,同时配合中药疏通经络,祛风排寒,活血化瘀,补益正气。
2.早期给予针灸、适度按摩、精油推拿、艾灸、烤药、刮痧、拔罐、刺血、药物外敷、针刀、臭氧等。
3.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强地松龙、曲安奈德等封闭疗法;也可以用祖师麻、木瓜多肽、丹参针、红花针、复方骨肽针等行穴位注射能明显缓解疼痛。
4.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加以适量口服肌松弛剂。
5.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主,循循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保健预防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5.对健侧肩积极预防
对已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对健侧进行预防。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所以,对健侧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6.功能锻炼
爬墙锻炼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手沿墙壁徐缓地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反背,用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拉动拾起,反复进行。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做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脊背靠近墙壁,反复进行。
摇膀子
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怂肩运动
双手自然下垂,双肩上怂尽量靠耳,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
转肩运动
双手自然下垂,双肩正方向转,幅度由小到大,动作越慢越好,然后反方向再做。
拉筋运动
活动热身后,疼痛的地方可慢慢边揉边热敷边拉筋。慢慢的可以尝试垫脚拉单杆。
朱建强医师简介毕业于河北医大中医本科,取得医学学士学位,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药师,高级康复理疗师,中华医药卫生学会特聘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当代中华特色名医,共和国65周年最具知名度当代中国名医,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会员,医院辞职回乡帮扶家乡,宣传健康知识,医学科普,免费治疗患者无数,提倡预防为主,擅长和首选绿色疗法,尽量不用药物,积极宣传保健和自我锻炼自我矫正,10多年来矫正各类颈腰四肢患者上10万人次。本医院,为了学到真本事,先后认真学习于河北省中医妇科研究院李亚欣专家,医院方朝义博士,河北省中医学院牛兵占教授等门下,先后进修取得陈忠和脊椎相关疾病、唐世友正骨、董氏奇穴、液针刀三氧微创研修证书等;自修完华西研究生内科学进展,获医院多次奖励;年全国临床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交流会,获得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年6月医院组织的全国颈椎病手术和手法最新进展;年10月被聘为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会员,参加手法比赛获第三等奖,论文获第二等奖。继续拜师学习中----
联系
入口10米----朱建强中医诊所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六早7点到晚8点星期日诊所关门休息
朱建强中医诊所特技
1祖传中药外敷接骨治疗
2祖传中医涂擦治疗
3祖传中药熏洗蒸治疗
4祖传中药塌渍治疗
5祖传赘生物中药腐蚀治疗
6循经运动松动整复按摩术
7祖传骨折手法整复术
8祖传骨折撬拨复位术
9祖传骨折经皮夹复位术
10祖传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11祖传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
12祖传骨折夹板外固定术
13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
14传统针刺针灸
15温针
16手指点穴
17平衡针
18浮针
19董氏针灸
20头皮针
21梅花针
22火针
23埋针治疗
24耳针
25针刺运动疗法
26电针
27埋线治疗
28磁热疗法
29放血疗法
30穴位注射
31穴位贴敷治疗
32穴位封闭
33灸法及隔物灸法
34拔罐疗法
35游走罐
36拔罐正骨
37落枕推拿治疗
38颈椎病推拿治疗
39肩周炎推拿治疗
40网球肘推拿治疗
41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
42颈腰椎间盘膨出突出推拿治疗
4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治疗
44内科妇科疾病推拿治疗
45小儿捏脊治疗
46其他推拿治疗
47关节松动整复术
48理疗牵引
49功能康复训练
50美式整脊枪调理术
51小针刀治疗
52刮痧治疗
53挑刺治疗
54中药直肠滴入治疗
55拍打治疗
56食物治疗
57拉筋治疗
58运动疗法
59辟谷疗法
60经方和药酒疗法
61锤正疗法
62瑜伽疗法
63武术内功心法
64药线点灼法
65蜡药砭石等热敷法
基于各种思路,大家参考,最后总结,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请大家多多指点!
这些都是不同的思路,从国外到国内,到中医,通过资料和图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走我们古代中医的路,虽然是用现代理论来解释的,但是这些理论始终逃不出古代中医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观,而且是研究的活生生的人的整体。本诊所个人的观点认为:西方的点、面、线,解剖列车,筋膜理论,或者是脊椎校正理论,弓弦理论,神经体液,淋巴,循环理论、松动手法等等,最后都走向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人的各大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消长,彼此达到阴阳平衡。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冬病夏治,汗血同源,气、血、津液、经络等等都说明古人的聪明智慧和所得出的经验性的总结的正确性和经得起科学的实践证明。通过国外理论和资料的学习,本诊所运用中医药的方剂整体出发,结合辩证论治,运用古人治未病的思想和绿色外治导引术,比如保暖、热敷、推拿、中药外敷、黑膏、拔伸、武术、点穴、针灸、火针、拔罐、刺血、五禽戏、埋线、埋针、穴位注射、耳穴、艾灸等等综合治疗肩周炎,时间短,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朱建强中医诊所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