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

2019-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长15cm,连接小腿后方肌肉群到跟骨,是人类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不可缺少的组织。由于跟腱血液供应相对不充足的特殊原因,其愈合时间比较缓慢。跟腱一旦发生断裂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如何有效的进行康复锻炼,使患肢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呢?

1患足的护理

1.患足的护理: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很多人脚容易出汗,易发生霉菌感染。用30℃高锰酸钾水泡脚2次,每次20分钟。

2.术后制动,对伤肢起到保护作用。术后即刻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高于心脏20cm。

3.术后如有剧烈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什么原因导致跟腱断裂

1.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

2.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

3.未注意持拐要点,发生意外摔伤。因此,强调正确使用拐杖,避免滑脱是防止意外再断裂的重要环节。

4.未按照康复计划执行,过早脱拐行走,引起踝关节扭伤,或三个月内跑跳,引起跟腱再次断裂。

3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1.康复手段多采用按摩、主动和被动活动、蜡疗、中药熏洗、行走练习、肌力训练,自手术后第一天开始直至恢复到正常功能,运动员恢复正常训练,都应按照康复程序进行。

2.根据跟腱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跟腱断裂手术后2周,炎症期刚过,跟腱部尚未愈合,而且此期间原缝合的跟腱正处于退变软化阶段,因此术后2周左右是跟腱最脆弱的时期,此期受外力最易再断裂或者拉长,因此在2~3周时应注意保护固定,免受大力牵拉,应仍在石膏保护下。

3.术后3周应已初步愈合,但不牢固,尤其是下翻修补的腱瓣大部分未与腱完全愈合,因此不宜着地承重,应在无抗组力下主动伸屈练习,一方面防止关节粘连、僵硬,为早日恢复关节功能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使正在愈合生长的跟腱组织受到一定的牵拉力,可以使新生结缔组织化生成腱性组织结构,有利于恢复跟腱的组织特性,所以主动的伸屈活动是合理的、必要的。

4.术后4周时手术处已愈合,强度及韧性仍距正常腱相差甚远,但已能承受一定的牵拉,可以进行足的滚筒练习,使之受到进一步的牵拉,帮助踝功能恢复。理疗、温水或中药熏洗泡、足踝按摩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辅助功能恢复。

5.术后6周跟腱愈合较好,扶拐部分承重有利于功能恢复。

6.术后2~3个月由于踝及跟腱活动功能已大大改善,可以逐渐增加活动,但此时患者往往掉以轻心,不自觉地增大活动强度,因为新愈合的腱组织瘢痕仍处于增生阶段,韧度脆弱,再受到较大的用力牵拉下易发生断裂,因此应特别提示患者提高警惕。

7.3个月后瘢痕逐渐软化,跟腱组织逐渐牢固,因此大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增加功能练习及活动量。至术后6个月恢复可达正常,运动员患者多已恢复正常训练,如体操运动员可以完成高难度翻腾动作。

4具体锻炼方法指导

1.24小时后每天在床上练习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肌肉力量,同时在床上练习患肢抬高,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每次3-5组,并做踝泵运动(健肢)。

2.满4周开始用温水泡脚,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泡脚后开始进行踝部功能的滚筒练习(圆木或啤酒瓶直径10cm)足踏于上来回滚动。

3.满6周去除石膏,鞋内垫后跟与健侧高度相同,持拐行走,是否负重根据医嘱。后跟高度在2.5-3cm。随着踝关节背屈范围的改善,逐渐减低高度。

4.术后3个月开始由慢走过度到快走练习,但是不能做大跳运动,如玩保龄球等,防止意外摔倒发生再次断裂。

5.康复中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渐的快走——慢跑——快跑——跳。

来源:实用骨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省四院手足外科

心手相牵情同手足

联系-、-

爱心专心精心放心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