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前要点连载四

2018-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戊二醛为无色透明液体、有醛刺激性气味通过醛基的烷基化直接或间接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的氨基结合,引起一系列反应导致微生物灭活;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人体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处配制、使用,并注意个人防护。

过氧乙酸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食品用工具和设备、空气以及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但稳定性差,应密闭贮存于通风阴凉避光处,防高温引起爆炸,远离还原剂和金属粉末。

医院污物的处理:医院污物主要指:①医疗垃圾:在诊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五类:②生活垃圾:指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包括剩余饭菜、果皮、果核,罐头盒、饮料瓶、手纸、各种包装纸、粪、尿等排泄物。这些污物均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所以应分类收集,通常设置黑黄红三种颜色的污物袋,要求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损伤性废物置于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锐器盒内。

洗手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②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③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⑦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⑧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外科手消毒必遵循的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涂抹消毒剂并揉搓、流水冲洗、无菌巾擦干等都应从手部开始,然后再向前臂、上臂下1/3进行。

医院感染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术,其基本操作方法根据科学原则制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毎个医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①操作室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培养并加强无菌观念:①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②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③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④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⑤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⑥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⑦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⑧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⑨一套无菌物品供一位患者使用。

临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镊子、短镊子四种。①卵圆钳:下端有两个卵圆形小环,分直头和弯头。可夹取刀、剪、镊、治疗碗等;②三叉钳:下端较粗呈三叉形,并以一定弧度向内弯曲,常用于夹取较大或较重物品,如瓶、罐、盆、骨科器械等;③镊子:分长、短两种,其尖端细小,轻巧方便,适用于夹取针头、棉球、纱布等。

确认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是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采取的隔离与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是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采取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是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采取的隔离与预防。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其隔离的主要措施有: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隔离,室外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病室内空气应保持正压通风,定时换气;地面、家具等均应每天严格消毒。凡进入病室内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域;接触患者前、后及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应洗手。患者的引流物、排泄物、被其血液及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分装密闭,标记后送指定地点。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①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②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③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脱;佩戴后应调节舒适度;摘下护目镜、防护面罩时应捏住靠头或耳朵的一边,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如需重复使用,放入回收容器内.以便清洁、消毒。

①昏迷患者禁止漱口,以免引起误吸。②观察口腔时,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口腔内有无真菌感染。③使用的棉球不可过湿,以不能挤出液体为宜.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误吸。注意夹紧棉球勿将其遗留在口腔内。④传染病患者的用物需按消毒隔离原则进行处理。

如遇长发或头发打结不易梳理时,应沿发梢到发根的方向进行梳理,可将头发绕在手指上,也可用30%乙醇湿润打结处,再慢慢梳理开;避免过度牵拉,使患者感到疼痛。

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精心、科学的护理可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为此,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及勤更换。交接班时,护士应严格、细致地交接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和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综合、动态、客观、有效地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对压疮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对压疮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压疮的分期:Ⅰ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可阻止压疮进一步发展。此期护理的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除加强压疮预防措施外,局部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由于此时皮肤已破损,故不提倡局部皮肤按摩,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Ⅱ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常有水疱形成,且极易破溃。水疱破溃后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此期若及时解除受压,改善血液循环,清洁创面,仍可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此期护理的重点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以避免损伤继续发展外,应注意对出现水疱的皮肤进行护理。未破的小水疱应尽量减少摩擦,防止水疱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妒局部消毒后再用无菌敷料包扎。若水疱已破溃并露出创面,需消毒创面及创周皮肤,并根据创面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Ⅲ朗: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此期护理的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

IV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可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此期除继续加强浅度溃疡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外,采取清创术清除焦痂和腐肉,处理伤口潜行和窦道以减少无效腔.并保护暴露的骨骼、肌腱和肌肉。

慢波睡眠分为四个时期:①入睡期(Ⅰ期):此期为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时期,只维持几分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很容易被唤醒。在这一期,生理活动速度开始降低,生命体征与新陈代谢逐渐减慢。②浅睡期(Ⅱ期):此期仍可听到声音,仍然容易被唤醒,身体功能活动继续减慢,肌肉逐渐放松。此期大约持续10?20分钟。③中度睡眠期(Ⅲ期):此期肌肉完全放松,生命体征数值下降,但仍然规则,身体很少移动,很难被唤醒。此期大约持续15?30分钟。④深度睡眠期(IV期)此期身体完全松弛且无法移动,极难被唤醒,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人体组织愈合加快,此期大约持续15?30分钟。

方正护考

·END·

欢迎加入方正医学网

护资考试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中医类

加群验证码:方正医学网

—考试动态·备考指导·学习资料—

过关才是硬道理

口碑才是最好的广告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6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