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深圳人小手的,除了不伤手的洗洁精,还
2018-4-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晚饭后,老公在沙发上一个优雅的葛优躺,开始看电视。突然间,厨房里传出一声尖叫:啊!紧接着“砰”的一声,饭碗落地开花。
老婆捧着一根流血的指头,两眼汪汪地跑出来:“碗豁了个口没注意,一下子把手划坏了!”??
老公一边找创可贴,一边嘟囔:“怎么搞的,不是用不伤手的洗洁精吗?!”看到这里,小卫君叹了一口气,默默送上这则新闻,然后转身离开,深藏功与名!小卫君想说的,当你的小手已经受伤之后,找手外科呵护一下,比那不伤手的洗洁精和不靠谱的老公,都要好!为了呵护深圳人的小手,9月20日,医院正式引进了世界顶级的医院顾玉东院士手外科医学团队压阵,挂牌成立“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双方将共同建立疑难、重大和高端人群及时会诊机制,建设“医院-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中心”。院士团队有多牛?
6项成果国际首创
顾玉东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参与世界第一例足趾游离移植术的工作,在臂丛神经与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方面有6项成果为国际首创,使我国在臂丛疾病的诊治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番这位顶级名医带队来深,得益于深圳市政府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早在今年5月,顾玉东院士团队已经来深,与医院启动“三名工程”合作,目前团队已经来深工作四次,累计查房例、门诊48例、疑难病例会诊75例,手术21例。
手外科是干什么的?在血管和神经中穿针引线手是人类使用最为频繁的器官之一,正因为手在人的劳动中使用的频率极高,所以手部受伤、患病的概率就相应的增高。据医院手外科主任庄永青介绍,去年该科的门诊量达1.6万人次,诊疗已从“创伤”为主发展到“疾病”为主,八成左右的就诊为先天畸形、肿瘤、糖尿病足等疾病。在大家的印象中,外科医生都是站着做手术。但手外科医生却要坐着,因为手外科手术都是在10~15倍的显微镜下开展,医生往往一坐都是5个小时以上。比如接手指,需要做清创、判断伤情、骨关节固定、修复肌腱、显微镜下缝合等步骤。一个手指往往要接3个小时,盯着显微镜看这么久,眼睛都会生疼。特别是孩子,神经很细,难度就更高了。手外科治疗的不仅是手,比如脚,身体上的疮,甚至乳房再造等。可以说,神经从椎管出来后,就归手外科医生管了。将神经营养因子注入移植神经中有助于神经再生院士将带来什么?针灸推拿与手外科相结合“深圳一些工厂外迁,整个城市在转型,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也要适应大环境的转变,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与时俱进。”顾玉东表示,深圳的社会经济结构已转向信息和金融为重点,“以前工厂的创伤性手外伤变少了,我们就要预测各种人群的发病是什么特点。”例如,电脑、键盘操作多了,容易出现腕管综合征或肘管综合症;年纪大了,容易出现老年性疾病,如骨头、韧带的肥大性转变;环境问题也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成年人肿瘤发病率增多等问题。“新形势下,手外科研究的三个任务是促进神经再生、防治肌肉萎缩、开展脑的可塑性研究。”顾玉东说,基于此将发扬中医特色,将针灸推拿与手外科的诊治康复相结合。下一步计划把与手外科相结合的针灸推拿方法引入医院,医院手外科的亮点。顾玉东院士团队每个月都会派国内顶级专家来深圳参与手外科的临床和科研指导,在断肢(指)再植、拇指与手指再造、皮瓣移植、周围神经损伤和卡压诊治,臂丛神经损伤和产瘫诊治以及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开展工作、提升深圳水平。
双方将共建“医院-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中心”,帮助深圳患者治疗手外科疑难疾病,带动学科向国家级重点学科迈进,成为中南地区高水平手显微血管外科诊疗中心之一。近期,团队计划首先开展周围神经卡压疾病的普查,开展C7转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开展臂丛神经损伤中神经束转的临床应用等技术,还将送1-2医院进修半年以上。年轻医生如何成长?花花世界,保持清醒头脑!昨天在深圳,顾玉东院士还给手外科医生分享了“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近期进展”。
顾院士告诫年轻医生:花花世界,保持清醒头脑!“研究热点纵然很多,但却要专注于适合你研究方向的。”
院士箴言论“创新”顾玉东院士贺词资料来源:晶报记者周亦楣、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