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丨罗湖医院康复治疗师为患者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来源:南方都市报年11月11日版次:SA39作者:叶淑萍陈晨
医院康复科医生正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医院供图
有病需要康复治疗,医院跑。自年派遣治疗师长驻社康以来,医院已在坭岗、黄贝岭、翠岭和罗湖区社会福利院四个点分别设立康复治疗室,有专业的治疗师为居民提供康复治疗。更为人性化的是,对于腿脚不便的患者,治疗师还可以提供上门康复服务,该院率先开创的社区康复新模式获行内高度评价。为服务更多的居民,医院将派更多的康复治疗师进驻社区。
康复治疗并非只是推拿、针灸
“说到康复治疗,人们普遍想到的是推拿、针灸,甚至有些人认为只有残疾人才需要康复治疗。”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肖湘介绍称,针灸、推拿只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内容,称之为中国传统康复治疗。而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运用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神经发育理论、功能代偿理论以及运动再学习理论等,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
据介绍,现代康复治疗手段有许多,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理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生物工程等。根据相关调查表明,脑血管病人如果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的话,80%可恢复独立行走,40%-50%可恢复原来的工作,但事实上,现在绝大部分脑血管病人由于缺乏康复治疗,生活无法自理。
医院康复医学科是以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诊疗特色的专科,拥有结构合理、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队伍,其中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1名,硕士2名。治疗师均有本科学历,医院工作、学习经历。康复医学科拥有门诊和病房,配备有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如进口的吞咽治疗仪、瑞士冲击波疼痛治疗仪、超短波、短波、低周波治疗仪、颈腰椎牵引治疗仪、整脊脉冲枪和MotoMed康复训练设备。还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直流电疗机、超声波治疗仪、红外线、紫外线、气压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动起立床、作业治疗系列、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系统及各种运动治疗设备等。
医院康复医学科能够提供特色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认知治疗、手法治疗、矫形器制作、肌内效贴布治疗和针灸、拔罐等治疗。对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患、骨科术后等疾病的康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将有更多康复治疗师进驻社康
年6月,新成立的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来到湖景社康进行义诊,为社区居民诊治脑卒中、脊髓损伤、周围性面神经炎、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社区反映良好。此后,每逢周六下午,肖湘博士就率领治疗师在罗湖区各个社康进行义诊,时间长达3个月。
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传统的“院管原版”模式,继而实现溢出效应。年8月开始,医院康复医学科派遣治疗师长驻罗湖区的多个社康。治疗师在社康的治疗室为社区居民进行康复治疗,并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开展的项目包括手法治疗、运动治疗、牵引、中频电疗、超短波治疗、红外线治疗、蜡疗、中药封包治疗、针灸等各项治疗,解除社区居民的颈肩腰腿疼痛,改善偏瘫、截瘫患者的运动、语言、吞咽及大小便功能,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康复医学科已向3个社康和罗湖区社会福利院派驻治疗师。肖湘博士和治疗师多次在各社康进行健康宣教。社康将较为复杂或严重的患者介绍至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而这些患者出院后继续在社康的治疗室治疗或享受上门服务,实现社康与康复医学科的双向转诊。自康复治疗师进驻后,社康的门诊人数明显增加,社区居民使用医保卡可就近享受优质的康复服务。
肖湘博士定期在罗湖区社会福利院出门诊,福利院的老人和附近居民就可以前来就诊。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创的社区康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去年10月份举行的深圳市康复医学年会上,肖湘博士做了“社区康复新模式”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不少专家认为该模式应在全深圳推广。“为了服务更多的居民,接下来我们将安排更多康复治疗师进驻社康。”肖湘博士称。
服务
近期将开展肌骨超声治疗
“除了增设水疗和经颅磁刺激治疗,我们科室近期还将开展肌骨超声治疗。”肖湘博士介绍称,肌骨超声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诊断肌骨等疾病新的超声诊断技术,是使用专用的高频超声探头(3~17MHz)对人体肌肉、软组织及骨骼病变等疾病做出明确诊断的超声检查方法,它具有准确性高、无辐射、方便,快捷,无创,费用低,可动态检查等优势。
据了解,肌骨超声的高分辨力可以清晰显示人体关节(包块韧带、肌腱、肌肉、滑囊、滑膜、神经、软骨)的正常结构和损伤程度,从而诊断出:肌腱炎症、韧带撕裂、神经卡压、肌肉损伤和关节肿胀等,还可以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实时、精准治疗。
案例
多学科紧密配合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全面康复
今年9月份,从安徽来深圳打工的王先生突然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到了第三天发现自己不会走路,双下肢麻木无力,并且逐渐加重,同事匆忙将他送到医院。
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病人呈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经过,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
医院给予免疫球蛋白、激素、营养神经等综合处理后,王先生病情稍有好转。但由于该病病情持续进展的特点,患者在入院后第三天出现排尿费力,吞咽发声困难,当晚出现呼吸衰竭征象,遂转入ICU抢救治疗。ICU医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经医院医生紧密配合、积极努力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不久被转回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由于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王先生四肢乏力,只能卧床,不能站立行走,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要家人帮忙。经肖湘博士会诊后,给予电动起立床、神经肌肉促通技术、Rood技术、气压治疗等各种综合康复治疗。经过一周的全面康复,王先生可独自行走、上下楼梯,且步态正常,所有日常生活均能自理,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王先生从入院到痊愈出院,仅一个月时间。
统筹:叶淑萍采写:叶淑萍陈晨
白癜风怎么治疗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