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篇竖脊肌下段腱损伤的针刀疗法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竖脊肌下段腱损伤的针刀疗法
竖脊肌下段腱损伤,大多被笼统称为腰肌劳损,但它仅是腰肌劳损的一部份。腰肌劳损应包括许多腰部肌与腱的损伤。因为笼统的诊断,又笼统的治疗,自然收效较差,成为“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疑难病,给劳动、工作和生活带来困难。
竖脊肌
为腰椎棘突两侧可触及的纵行隆起。竖脊肌是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为强有力的脊柱伸肌,纵列于脊柱棘突的两侧,从下方的骨盆直至颅骨。揭开腰背部皮肤,皮下组织,见腰背部浅筋膜。浅筋膜下面,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两肌覆盖了全部腰背部。在斜方肌之下有菱形肌和上后锯肌。在背阔肌之下有下后锯肌。以上各肌为腰背部浅层肌。除上后、下后锯肌外,均止于上肢带骨肱骨上。以上肌肉均由前方转移而来,故受脊神经前支支配。在浅层肌之下是深层肌,即竖脊肌,亦称骶棘肌,是背部固有肌,受脊神经后支支配。背部深层肌由浅入深依次为:夹肌和竖脊肌、横突棘肌(包括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横突间肌和棘突间肌等。骶棘肌为腰部强有力的脊柱竖肌,起于骶骨背面和髂嵴的后部,粗壮的肌腹被坚韧发达的胸腰筋膜包绕。其肌纤维在12肋的稍下方向上延展,分为内、中、外三列,外侧列向上依次止于各肋角与C4~6横突,称为髂肋肌;中间列附于脊椎横突,向上达颞骨乳突,该肌为三列中最长者,故称最长肌,是惟一颅部的肌;内侧列附于棘突,称棘肌。骶棘肌的作用是使脊柱后伸。骶棘肌下段是指骶棘肌的腰骶部分,即指骶棘肌起点的总腱,包括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的结合部。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腰椎横突,骶骨背面及髂骨后部。。
竖脊肌下段腱损伤是由突然的暴力或积累性劳损所引起。
竖脊肌下段,处在人体腰骶部位,是脊柱的活动与固定的交界部位;也是做屈伸、侧弯活动最频繁的部位。因此,也是做这些运动时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当竖脊肌过度收缩时,常使竖脊肌等肌肉的起始部发生撕裂,产生出血、肿胀、肌肉痉挛。当急性损伤时,以至于腰骶部肌没有预防反应,以致超过正常活动范围,此时,韧带可发生扭伤,纤维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瘢痕。软组织损伤后,充血、水肿等,处理不当或未及时,在组织修复中可发生粘连,牵扯周围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如反复遭受损伤则可使粘连面增大,肌肉反射性痉挛,进而造成肌肉血循环障碍,形成不正常的体位,韧带总处于紧张状态当中。因肌痉挛,广泛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病变可压迫穿过此处的脊神经后支,因而产生经久不愈的疼痛症状。总之,人体遭受急慢性损伤后,将引起局部血运和代谢障碍。在修复过程中,未能全部恢复正常状态,形成竖脊肌腱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粘连,因而竖脊肌、腱与周围组织的正常动态关系受到破坏。于是腰部的转侧俯仰活动受限,有时勉强活动又导致进一步损伤,故临床上多见反复发作,渐趋严重。
1、病史腰骶部有劳损史、或积累性损伤史。
2、临床表现
①腰骶部疼痛,弯腰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不能持续做脊柱微屈的工作。
②骶棘肌的骶骨和髂骨附着点处有压痛;腰椎横突尖部或棘突下缘有压痛。
③患者主动弯腰会使上述一些痛点疼痛明显加剧。
3、特殊检查 拾物试验阳性。
4、X线检查 腰椎正位片可见脊柱侧凸,椎间隙不等宽椎体旋转移位等改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1、适应症与禁忌症凡确诊为竖脊肌下段损伤者,均适用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
2、体位患者俯卧,腹下垫薄枕。
3、体表标志
肋结节肋骨分为前、后两端及中间肋体三部分。肋头与胸椎相应椎体相关节。肋头外侧稍细部为肋颈,颈、体移行处有肋结节及关节面与相应横突肋凹相关节。此处为肋骨最突出的结节称肋结节,体外可以扪及。
肋骨角此处为肋骨后部曲度最大处,故称肋角。
髂嵴高耸于腰部两侧,其前后走向与正中面呈45°角,因无肌肉跨越骨嵴上而容易在体外触到。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平L4棘突或L4~5棘突之间。
臀凹位于两侧髂后上棘之间的上方的皮肤凹陷。
第二骶椎位于两髂后上棘连线的正中点上。
骶髂关节为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髂后上棘平S2。两骨间可触及间隙。竖脊肌在关节两侧都有附着。
4、定点
①骶骨部压痛点痛点多在骶后孔两侧的骨面上,向正中可达骶中嵴,向外侧可达骶髂关节部。可定1~3点。
②髂骨后部点髂后上棘上、下部分的骨边缘,可定1~3点。
③腰椎横突尖的下缘压痛点可定1~3点。腰椎横突尖部,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定点方法如下:以L5棘突水平线之外25~30mm患侧定1点;以L2-3棘间水平线外25mm患侧定1点;在以上的两点连线的中点处再定1点。此3点从上至下为L3、4、5横突尖点;L2、1横突点则与相应棘间点平行。
④棘突下缘侧面(患侧)压痛点可定1~3点。
5、消毒与麻醉
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术。
6、针刀操作
①骶部压痛点刀口线和骶棘肌纤维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深达骨面,先纵行疏通,再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②髂骨后部点(包括髂后上棘上、下骨缘处点)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再深入即到达骨面。在髂嵴外唇骨面上,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如此处腱纤维十分紧张,则可调转刀口线90°,切开1~2刀。有松动感后出刀。
③腰椎横突部压痛点刀口线与骶棘肌纤维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深达横突尖部骨面,先纵行疏通1~2下,再横行剥离。然后,使刀锋达横突尖端,沿横突尖端骨面,将肌肉和筋膜从横突尖部骨平面和横突背侧骨面上以铲剥方式松解开来。如有韧性结节,再纵行切开,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④棘突下缘压痛点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沿棘突顶端骨面下缘进刀,深达棘突顶端平面下约5mm,先纵行剥离1~2下,再将刀体沿脊柱纵轴倾斜,使其与下段皮面呈30°角,在棘突下缘骨面上先纵行疏通,再横行剥离。
术毕,刀口以创可贴或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7、手法操作可斜扳一次。
1、初学者在横突上定点时,一要比较压痛点的疼痛轻重,找到最重的压痛点,其下方多为横突;二要结合X线片,观察横突与棘突、棘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比较准确的定出横突点。
2、在横突上进刀时,注意进刀点一定在横突背部骨平面上,以防刺入腹腔。
3、在横突点上进刀时,可将刀柄向外倾斜,即刀体与脊柱侧方皮面的角度约为°,使刀锋先到达横突背侧的骨面上。然后,再向外调整刀锋达横突尖端。这样可能更容易、更安全些。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
《小针刀临床带教班研修班》
一、培训特色:(理论+临床+解剖)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包教包会,负责到底;本院以:学即会,正规教学授精髓,会即用,临床实践见疗效为办学宗旨。即每个学习班有一天解剖课.
二、培训收获:
1.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
2.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授予国家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庞继光针刀医学临床与精细解剖特训》
一、培训特色:(理论知识+尸体解剖+临床带教+实践操作)
1、实体解剖: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
中国针刀医学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一对一专门辅导
二、培训收获:
1、免费获赠现代美国,中国英国3D医学解剖软件三套。
2、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并授予国家Ⅰ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3、培训结束后可安医院针刀科进修临床免费进修学习一个月。
4、培训结束后经过申请,可以直接进入中华针刀医学分会。
5、优先选择有条件的学员单位,共同申报国家级针刀医学科研课题.
《中国针刀医学临床实战A
B班》
一、培训特色:
1、实体解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尸体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分布走向。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专家带教、学习对每个疾病的分析、手术部位定点及针对每个疾病的具体针刀操作。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①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②学员通过分析针刀专家临床指示,自己独立接诊、做治疗方案分析,并独立实施针刀操作)。
4、独立实操: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刀操作,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临床点供临床实践。
5、提升管理: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二、培训模式:
2天精细解剖——北京大学医学部(针刀精细解剖)
8天临床实操——临床实训基地(临床手把手带教)
三、培训待遇:
1、免费获赠大型针刀医学试听教材或3D解剖软件一套;
2、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并授予国家一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10分);
3、医院优先成为“医院技术合作单位”;
4、培训结束后两年内免费提供一次参加省级或国家级针刀学术年会的机会;
5、培训结束后两年内可在根据安排免费进修学习一个月。
6、培训结束后一年内免费参加综合班、特训班;
7、优先选择有条件的学员单位,共同申报针刀科研课题。
近期小针刀综合班安排:10.7-16日庞继光针刀尸班体解剖(北京治白癜风价格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