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腱鞘炎
2018-5-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腱鞘炎是以手腕部(或足背部)的腱鞘受到外伤、劳损而逐渐肿胀、疼痛为主的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的“筋痹”或“筋凝症”的范畴。常以受损关节屈伸不利、局部肿痛并向患侧肢体放射为主要症状。因其解剖部位不同,所以临床又有“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和“先天性拇长屈肌腱鞘炎”之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劳伤损及经筋,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症见腕关节桡侧疼痛,不能提重物,疼痛可向前臂放射;握拳(拇指屈在掌心)尺屈时患处有剧痛。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多发于 指部,以拇指多见,局部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手指伸屈时常发生弹响声,故又称“弹响指”。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筋活络、消肿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 列缺合谷阳溪阿是穴 方义:腱鞘炎好发于桡骨茎突周围,累及手太阴、手阳明经脉,列缺正桡骨茎突之上,合谷、阳溪二穴也在其周围,外加阿是穴均属局部或邻近取穴,有通经活络、疏筋止痛的作用。 操作:阿是穴因所在部位肌肉的厚薄不同而应灵活掌握针刺深浅;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同时配合施灸。 2.其他疗法 ⑴穴位贴敷:取阿是穴。将腱鞘炎膏(白芷90g,肉桂、没药、煨南星各30g,炒草乌24g,乳香、细辛各15g,炒赤芍10g,干姜、炒大黄各4.5g,麝香3g。共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即成)贴于压痛最明显的部位,覆盖油纸,纱布包扎。隔日换贴1次。 ⑵穴位注射:取阿是穴。用O.25%~0.5%的盐酸普鲁卡因1~3ml(注射前须作皮试,对慢性者可加人氟美松0.5~1mg)缓缓注入。每2~3日1次。
(3)小针刀治疗:小针刀对腱鞘局部炎症内环境起到破坏作用,松解压迫的腱鞘,减除粘连。 侯某,男,24岁。3个月前因劳损引起右腕疼痛,活动时加重,痛甚时拇指不能活动。曾服药及敷药无效。查:右腕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触痛明显,握拳尺侧试验阳性。诊断:右侧腕伸肌腱鞘炎。取阳溪、阳池穴,用强的松龙2ml、1%普鲁卡因2ml充分混合,每穴缓慢注入2ml。1次即愈。随访1年未复发(刘冠军.中国当代名医针方针术集成,第l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2.治疗期间患部应注意保暖,避免寒湿。
3.小针刀对顽固性的腱鞘炎和腱鞘囊肿有确切的疗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