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疼痛如何有效区分肩袖损伤与肩周炎建
2022-7-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责编:左左头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图片来源:网络)
概述
肩袖:又称“旋转袖”,包括四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这些肌腱的收缩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外展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在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片提供:尹超)
肩袖损伤:因长期磨损、外力撕裂、不正确的运动等引起的一系列肩袖肌群肌腱损伤、肌腱退行性变化、肌腱炎等肩部疼痛症状。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物理治疗师的角度看肩痛
从物理治疗的角度出发肩痛只有四种分类(ICF的诊断分类):
肩痛伴活动度不足
肩痛伴肌肉力量不足
肩痛伴协调障碍
肩痛伴放射性疼痛
如何诊断分类:
肩痛伴活动度不足,评估和治疗的方向一定是关节活动度。
肩痛伴肌肉力量不足,评估和治疗的方向一定是肌肉。
肩痛伴协调障碍,评估和治疗的方向一定是协调性。
肩痛伴放射性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方向一定是神经。
为了帮助理解,和临床诊断结合:
ICF
ICD
肩痛伴活动度不足
肩周炎
肩痛伴协调障碍
肩关节脱臼、肩关节拉伤
肩痛伴肌肉力量不足
肩袖综合征
肩痛伴放射性疼痛
胸廓出口综合征
评估要点
肩周炎(自愈性疾病):
1、患者出现三个以上方向活动受限。主要体现在外展、内外旋这三个方向
2、患者主被动活动同时受限,且主被动差距较小
3、患者关节活动度终末端出现卡顿感。
4、没有明确诱因,肩部疼痛呈逐渐加重,白天晚上都疼。
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肩袖肌群的损伤,所以直接检测肩袖肌群即可(肩袖肌群的检测在相关检查试验列出)。
1、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后伸疼痛受限、活动无力,但是肩前屈多正常。
2、主动活动受限,但被动活动下外展和后伸活动范围可以部分恢复。
3、有急慢性损伤史,白天疼痛不明显,夜间疼痛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检查试验
空罐试验(冈上肌)
坐位或站立位,前臂伸直,使其与地板平行(肩关节前屈90°,水平内收30°)。然后将大拇指指向地板(就像倒一瓶水一样)。检查者在患者肘关节附近施加适当阻力,要求被检查者对抗阻力。有疼痛或者无力感即为阳性。
抬离实验(肩胛下肌)
Gerber抬离试验(肩胛下肌损伤):站立位下,患者将手旋前位置于腰线水平后背上,检查者对患者施加压力,要求患者推检查者的手,如果患者肩胛下肌损伤和肌腱嵌插,则不能推开。
压腹试验(肩胛下肌)
Gerber压腹试验(肩胛下肌无力):患者取坐位,患侧上肢内旋位,手掌压于自己的腹部。如果患者内旋力量正常,则能够保持其肘关节位于躯干前方。
如果内旋力量减弱,患者倾向于维持压腹的力量,会外旋肩和屈腕,同侧肘关节会置于躯干后方。
内旋延迟征(肩胛下肌)
内旋延迟现象(肩胛下肌肌腱损伤):检查者位于患者后方,将患侧上肢以最大角度内旋于患者后背上,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抬高20°,外展20°,检查者轻轻地将患者的患侧上肢从腰部开始上抬,直到最大内旋。要求患者主动维持这一姿势,检查者扶着患者的肘部,放松手腕。阳性:放松手腕时,有明显的滞后现象,提示肩胛下肌肌腱损伤。Pattes检查
Patte‘s检查:患者坐位,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外展90°,外旋握拳朝上,试着做更大的肩部外旋运动。
检查者用一只手阻止患者外旋运动,另一只手撑着患者肘部。
阳性:患者肩部或者肩胛骨部出现疼痛,但仍保持部分肌肉力量外旋或无力维持手臂外旋
(图片来源:网络)
外旋试验
Externalrotationtest:也称为外旋试验,双上臂紧贴胸壁,肘关节屈曲90°,做外旋动作,不能者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本文部分图片借鉴于网络
侵权则删除
本文禁止转载和做商业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