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与康复第十章小腿与足踝部损
2021-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章节预告01PART足踝部损伤
1.1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与膝关节相似,踝关节周围有着强劲的韧带保护,一般场地上以扭伤较为常见,脱位及严重骨折导致的关节畸形并不多见。
踝关节内踝高、外踝低,且内踝韧带多,外踝相对少。外踝的灵活性比内踝要好很多,因此,外踝扭伤要比内踝扭伤更为常见。
(1)诊断
一般检查:
望诊:局部水肿、走路异常等。
问诊:急性扭伤史。
触诊:局部红肿热痛。
物理检查:
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
医学影像检查:
严重者需X片检查,以防撕脱性骨折、骨裂等。
(2)处理
急性期PRICE。
后期常规理疗、康复。
(3)踝关节复位调整视频
1.2踝关节撕脱性骨折
踝关节撕脱性骨折也常由于踝扭伤引起,症状与踝扭伤类似。损伤严重程度要比踝扭伤重一点。
(1)诊断踝关节撕脱性骨折诊断与踝扭伤一致,但其肿胀及疼痛程度要高于踝扭伤。当疑似踝关节撕脱性骨折,或者踝关节2周内无明显好转时,务必进行影像检查、X片等。(2)处理固定,如游离骨片卡压在关节缝隙影响踝关节活动时,需手术。
踝撕脱性骨折往往会造成踝关节活动受限,术后很可能仍存在游离小骨片,或者将局部结构改变,想要继续恢复训练,很难达到未受伤前踝状态。因此,踝撕脱性骨折发生后,一定要密切注意踝关节活动度情况,如出现受限,尽量通过理疗、手法等方式帮助其恢;如要手术,与医生仔细沟通,务必清除所有游离小骨片,且尽量减少结构的改变。
1.3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高足弓与扁平足相较于正常足弓,在运动时更容易引起此问题)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或可见走路异常,踮脚尖走路;足跟底部水肿。问诊:跑步疲劳史,晨起疼痛、活动后缓解、运动量增加后加重。触诊:足跟底部疼痛,或者靠近前脚掌,跖趾关节处按压疼痛。物理检查:
脚撑地或前脚掌撑地时,疼痛加剧。
(2)处理急性期PRICE。
后期常规理疗(超声、TDP等)。
(3)足底筋膜炎检查和肌贴视频1.4足跟痛足跟痛在此指长期站立或走路引起的足跟底部疼痛,常导致跟下滑囊、跟下脂肪垫等炎症,产生疼痛、水肿等,有别于足底筋膜炎。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或可见走路异常,足跟水肿。问诊:久行久立,或登山、户外徒步史。触诊:足跟底部或后部按压疼痛。物理检查:
仅仅是按压疼痛,没有其他症状。
(2)处理急性期PRICE。后期超声波、足跟垫等。1.5足底水泡足底水泡形成的原因与袜子、鞋子有着较大关系。因此,当参加户外活动、或比赛时,尽量穿厚一点的棉袜,不要穿新鞋参加户外活动、马拉松等。(1)处理当足底出现较大水泡时,不建议直接剪破,避免感染或加重疼痛;可以使用水泡贴进行预防和处理。
1.6跖骨应力性骨折跖骨应力性骨折多由于疲劳累积所致。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走路异常,局部水肿。问诊:跑步疲劳史以及跑步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周。触诊:局部按压疼痛、肿胀。物理检查:
足部受力活动会加重症状。
医学影像检查:
一般检查和物理检查只能高度怀疑,确诊需要影像检查。
(2)处理急性期PRICE,一旦确诊,尽量避免负重,停止训练。后期常规理疗,早期的活动度务必重视。1.7脚拇趾外翻脚拇趾外翻是指脚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度。运动中的脚拇趾外翻常见于跑步项目,以中长跑居多,多由长期训练导致。
如果是天生的脚拇趾外翻,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太大不适感觉。运动员长期训练,造成的脚拇趾外翻会有一定症状。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脚拇趾外翻,伴黑趾甲,足底较厚老茧,皮损等。问诊:长期跑步训练史。触诊:第一跖趾关节处按压疼痛、肿胀等。物理检查:
将大拇趾向外侧侧屈时,症状加重。
(2)处理急性期PRICE。后期常规理疗,选择舒适的跑步鞋,时脚前部相对宽松。1.8趾脱位脚趾脱位与手指脱位存在很大区别,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手指(四指),3根指骨2个关节,掌屈的角度远大于背伸,因此脱位多发生于背伸位(暴力所致);脚趾(四趾),同样3根趾骨2个关节,但是最远端的趾间关节,背伸角度远大于掌屈,因此脱位多发生于掌屈位(暴力所致)。
脚趾最易发生脱位的就是四趾远端趾间关节,由于脚趾较手指短很多,当脚趾四趾远端关节脱位时,很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不能活动;足趾短缩,脱位之趾间关节前后径增大。问诊:有外伤史。触诊:局部肿胀,拇趾背屈、短缩,第1跖骨头突出,关节呈弹性固定。医学影像检查:可以确诊。
(2)处理急性期PRICE,固定。后期常规理疗、康复。1.9黑趾甲运动时,长期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脚趾受压较大,慢慢引起趾甲充血,逐渐变黑或磨损。运动员到了一定运动年龄都会有黑趾甲出现,同时伴有趾甲磨损。
(1)诊断一般检查:问诊:跑步项目(中长跑)长期疲劳史。触诊:跟腱处按压疼痛、局部水肿。听诊:可听见摩擦音。物理检查:
一只手指腹轻轻按住患侧足跟,嘱伤者屈伸踝关节,过程中可听见“兹拉”摩擦音,与髌韧带磨损一样的声音。
一般检查和物理检查基本可以确诊。
(2)处理急性期PRICE,注意每天消毒,尽量避免再次受压和踩踏。但是运动员往往要继续训练,因此逐渐形成黑趾甲伴磨损。退役后,不严重的可以恢复,严重的脚趾甲不能恢复至正常,但对日常生活和运动没有影响。02PART本章教学PPT提示:可以上下调节右侧滚动条阅览全章PPT。
03PART教学团队吴卫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防护教学团队负责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运动损伤防护、运动心肺康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黄强民,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疗技术、疼痛理疗技术和各种疑难顽固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各类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主编运动损伤与康复相关教材。
吴伟,博士生,讲师,中医针灸专业师承人员,中国橄榄球协会一级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担任上海橄榄球队队医,第二届青运会组委会巡视督导,江苏省运动会扬州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广东省运会肇庆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
侯希贺,博士生,讲师,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青委会主任,曾担任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队医、中国特奥足球队队医、国家青年中长跑队队医。
毛雅芸,硕士,实验教师,开展运动急救与损伤防护课程实践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及负责课程在线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和维护工作。
END
▼往期精彩回顾▼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十章小腿与足踝部损伤(上)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九章膝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八章髋与大腿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七章腰背部及头面躯干损伤(下)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七章腰背部及头面躯干损伤(上)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六章前臂与手腕部损伤
运动损伤康复
第五章上臂与肘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番外篇外出比赛运动防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四章肩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三章运动损伤处理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二章运动损伤诊断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一章运动损伤与康复总论
课程推荐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