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髋关节的损伤和感染防护以及不可忽
2020-9-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期接触了多例与关节损伤/感染有关的患者,中年患者、老年患者均悉数囊括,其中有饮酒爱好者或不良运动习惯者引起髋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甚至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有在以上基础上合并糖尿病继发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者;也有过于肥胖致代谢紊乱、结石多发致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及血流感染和脊柱大关节感染者。无疑,上述患者均会承受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疼痛带来的痛楚,严重者因髋关节周围疼痛彻夜难以入睡。下面就来看看,你的髋关节防护知识做到位了吗?
髋关节的功能
髋关节在人类直立行走中起着特殊的力传导作用,并在日常活动中承受巨大的承力作用;它是连接人体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关节,也是全身承担体重最多、受力最重的关节,具有稳固性和巨大的灵活性。髋关节通过骨盆髋骨(髂骨、耻骨、坐骨)、股骨、三条韧带和周围的肌肉群来发挥强大的作用。过度运动防护、感染防护、饮食注意髋关节的关节面形态、关节囊和韧带的加强机制等,使髋关节在功能活动中能灵活、稳健地完成较大范围的动作。但平时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行为习惯或运动导致髋关节易受损伤。如长时间坐立、长时间行走或骑车、长时间的跷二郎腿及盘腿而坐会引起髋关节周围的滑膜反复受到刺激、局部充血水肿,形成了无菌性的炎症,形成了滑膜炎,导致关节内的压力变化,对关节软骨以及股骨头的骨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均会损伤髋关节。过度的运动,包括跑步、登山、跑跳、足球、舞蹈、曲棍球等可导致髋关节的损伤。因此,以上行为习惯或运动应该注意避免。当然,已经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人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很好的治疗方法,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让患者的行动更加便捷。最近接触的一位老年患者病例,已经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约2年,却因为低热伴全身不适2月入院,医院多个科室未找到原因,最终在寻得患者伴随伴髋关节置换周围肿痛和皮下波动性囊性包块后找到引起患者发热的原因——患侧髂腰肌、髋关节周围感染,穿刺引流液培养出多重耐药细菌。患者目前经过抗菌和引流治疗体温已正常、人工关节周围感染液体减少,但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很可能是人工关节假体的取出和翻修、甚至再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导致的人体创伤和经济费用都是比较大的。追踪该患者的疾病史,既往饮酒史二十余年,目前已戒酒十余年,糖尿病、房颤、脑梗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滤网术后,发现糖尿病史十余年并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家人自诉其血糖控制良好,但经过血糖测定后发现患者血糖控制极差,餐后血糖达到20mmol/L,患者虽然发热不适,但食欲很好,吃饭很多,所以才导致血糖始终居高不下,高血糖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由此看来,能吃不一定是福,吃得过多对身体是一种负担。那么,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为关节的血管供血做好保障。因此,饮食上注意适当增加富含弹性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含高质量蛋白质食物,如牛奶、奶制品、鸡蛋、豆类、鱼肝油、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少进食牛肉、猪肥肉、腌渍食物、油煎油炸食物、甜腻味食物;忌饮酒及碳酸饮料,少喝浓茶及咖啡。着重强调一点:部分人群对“适度饮酒”的理解进入误区,甚至有的人为了保健去饮用红酒、劲酒,一种中西方饮酒文化的渗入使我国的酒精性肝病人群增加。饮酒过多不仅伤肝、伤肾、伤心,另一方面,饮酒过量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第二位主要危险因素。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致残率高,患者常常疼痛难忍,不能正常站立行走,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对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调查发现,酒精摄入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呈正比。国外研究同样显示,成人累计饮用升纯酒精(换算成50°的高度白酒,每日饮酒量超过2两,达到十年及以上)即有可能发病。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摄入纯酒精克(如50°的高度白酒,每日饮酒量2两,相当于纯酒精量40克)会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其致病机制尚未确定,可能为长期饮酒后引起肝脏脂肪变性、骨髓脂肪变性和脂肪坏死,继而发生脂肪栓塞、导致坏死。提醒广大饮酒爱好者,饮酒要适可而止,如出现胯部不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