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常规周围神经损伤
2020-8-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周围神经损伤
DIAGNOSE
01
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肢体营养改变及植物神经紊乱表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失功能,肌力下降或丧失,晚期出现肌萎缩。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感觉下降或消失,营养障碍反映在神经支配区皮肤粗糙,皮裂及甲床变性等。植物神经症状则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汗、无毛发生长等。
02
体格检查(一)运动功能检查方法
1.畸形。
2.肌萎缩。
3.肌力检查;分为0—V级。
(二)感觉功能检查
分为1—5级,一般检查神经的自主区以判断损伤的出现,包括痛、触、温度、二点鉴别觉及实体觉。
1.植物神经紊乱及营养障碍,与感觉神经纤维分布相同,检查汗液的分泌,血管舒缩及营养等方面。
2.Tinel征:沿神经走行轻叩,出现放射性麻刺感为阳性。提示神经到达的最前端节段或神经被卡压最敏感点。
03
实验室检查包括肌电图与诱发电位检查。肌电图是将肌肉静止及兴奋时生物电变化引导放大而记录下来。诱发电位可显示神经损伤时出现程度不同的波形改变、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可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判断神经是否损伤及损伤的平面。
04
诊断标准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体检及电生理检查可确诊。
05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一)气滞血瘀型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患者突受暴力打击,必伤气血,“离经之血便是瘀”,瘀阻气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伤处肿胀、疼痛,气血不畅,不以荣养筋脉故见麻木。舌暗红或暗、苔薄白,脉弦或涩,乃气滞血瘀、脉络闭阻之征;多见于损伤早期。
(二)气虚血瘀型
损伤日久,耗损气血,气为血帅,气虚无力行血,血行不畅,阻于脉络,无以荣养筋脉皮肉;故见肢体萎弱无力,皮色暗淡;舌淡白或淡暗、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弦或涩,乃气虚血瘀之征。
06
鉴别诊断1、骨折或关节损伤:X光照片即可鉴别。
2、单纯肌腱损伤引起的指、腕功能障碍,肌腱损伤不合并皮肤区域的感觉异常。
TCM-WMtreat01
一般治疗1.保守治疗
(1)闭合性神经损伤可观察1~3个月。
(2)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B6等),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神经再生。
(3)手、腕、踝关节功能位支架固定及关节活动度锻炼。
(4)可选用按摩、电刺激等方法保持肌张力,减轻肌肉萎缩。
(5)针灸电针治疗,在相应神经损伤的位置,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辨证施针治疗;
2.手术治疗
(1)开放神经损伤尽量一期修复。
(2)急性伤时较长范围神经损伤或神经缺损应行延迟或二期修复。
(3)闭合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恢复征象就行手术探查。
(4)产瘫需手术者,争取在出生后4~6个月间进行。
(5)二期修复最好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12~18个月内的损伤仍可偿试修复。
02
中医治疗(一)证型: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5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5克。
或本院协定处方牛膝肢伤方。
(二)证型:气虚血瘀型
治则: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5克、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
Curativeeffectstandard一治愈肌力,感觉恢复满意,肢体无畸形、功能良好,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满意。
二好转神经修复满意,伤口愈合。
三未愈神经修复不良,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