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基础和查体二肩袖损伤

2020-7-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肩袖损伤定义肩袖(Rotatorcuff)损伤由Smith于年发现并命名,指组成肩袖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损伤。肩袖是由4条肌腱共同组成的功能复合体,呈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的动力。冈上肌主要功能是肩关节外展,需要三角肌等协助。冈下肌和小圆肌的主要功能是肩关节外旋;肩胛下肌的主要功能则是肩关节内旋,旋转袖由此而来。二、肩袖损伤分期和分型(一)肩袖损伤常用的是Neer分期:1期:肩袖水肿出血期,肩袖尤其是冈上肌的水肿和出血,在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中最为典型;2期:肩袖纤维化和肌腱炎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纤维变性和肌腱炎)转化,25-40岁患者多见;

期: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骨赘形成,多见于是40岁以上患者。

(二)肩袖损伤有多种分类。

根据深度可分为部分性肩袖损伤和全层肩袖损伤。部分性肩袖损伤由可分为滑囊侧、关节侧损伤和肌腱内损伤

全层肩袖损伤POST分型:

(1)小型损伤1cm;

(2)中型损伤,1-cm;

()大型损伤,-5cm

(4)巨大损伤,5cm.

全层肩袖损伤Gerber分型:

(1)小型损伤,仅涉及一条肩袖肌腱

(2)巨大损伤,涉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肩袖损伤;

()不可修复性损伤,涉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肩袖损伤,并且MR提示肌腱内脂肪浸润,术中松解后在外展60度仍不能将肩袖组织外移至肌腱止点处。

巨大肩袖定义仍不统一。

北美通常应用Cofield的定义即大于5cm的肩袖损伤称为巨大肩袖损伤。

欧洲更倾向于使用累及超过2根肌腱的损伤称为巨大肩袖损伤。

(三)按照撕裂的形状又分为新月形撕裂、U形撕裂、L形撕裂、倒L形撕裂、巨大回缩性/不可移动性撕裂。

二、临床表现

1、肩袖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疼痛通常在肩关节前方或外侧,过头动作加重;夜间疼痛为特征表现,甚至无法睡眠。活动受限主要为上举受限最常见。特征表现为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但是如果合并肩关节粘连,可均受限。

2、临床查体:视、触、动、特殊检查。

(1)视诊和触诊

慢性损伤患者可看到冈上肌或冈下肌萎缩。部分患者可触及捻发感。触诊需要同时检查肩锁关节、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的压痛,看是否合并肩锁关节、撞击或肩袖损伤、二头肌肌腱炎等病变。

(2)活动度

活动度检查应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度检查,患侧与健侧对比。

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后伸、外展上举、体侧内旋、体侧外旋、外展90度外旋、外展90度内旋和体侧内收等。临床上一般主要进行前屈上举、体侧内旋和体侧外旋检查,基本代表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

主动活动度小于被动活动度常提示肩袖损伤或者神经损伤,如减少一致,要与冻结肩鉴别。肩袖损伤最常出现上举和内旋受限,而出现外旋异常增大往往提示肩胛下肌全层撕裂。

()特殊检查

冈上肌检查

Jobe/Emptycantest:也称为倒罐头试验,肩关节水平位内收0°,冠状位外展80~90°,肩内旋,前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双侧同时对抗上抬,检查者于腕部施以向下压力,患者觉疼痛、无力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

Armdroptest:也称为坠落征1,被动抬高患臂至外展上举9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及巨大肩袖撕裂。

冈下肌和小圆肌检查

Externalrotationresistencestrengthtest:也称为外旋抗阻试验,患者肩处于内收位,屈肘90°,肘部处于体侧并夹紧。嘱患者抗阻力将双肩外旋,使双手远离体侧,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也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Externalrotationtest:也称为外旋试验,双上臂紧贴胸壁,肘关节屈曲90°,做外旋动作,不能者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Patte’stest: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抗阻力外旋,不行者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Buglesign:也称为吹号征,正常做吹号姿势时需要一定程度的肩关节外旋,如果主动外旋肌力丧失,则需要外展肩关节以代偿即为阳性表现,提示冈下肌及小圆肌巨大损伤。

Externalrotationlagtest:也称为外旋衰减试验,患者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20°,检查者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使肩关节外旋达最大程度,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外旋,外旋度数逐渐减少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Droptest:也称为坠落征2,与坠落征1不同,患者取坐位,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90°,屈肘90°,检查者使肩关节外旋达最大程度,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该位置,患者无力保持,手从上方坠落,致肩内旋位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肩胛下肌检查

Lift-offtest:也称为背后推离试验,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不能完成动作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下部分肌束损伤。

bellypress/Napoleonsign:也称为压腹/拿破仑试验,患者将手放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90°,注意肘关节不要贴近身体,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拉,而嘱患者对抗阻力做压腹动作,力量减弱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上部分肌束损伤。

Theinternal rotationlagsign:也称为内旋衰减试验,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肘关节屈曲90°,手心向后,检查者将患者手和前臂向后拉离背部至最大肩内旋度数,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内旋,患肩无力保持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Bearhugtest:也称为熊拥抱试验,患侧手掌搭在对侧肩上,手指伸直,手掌朝下。检查者抓住患者腕部抬高施加外旋力量,患者用内旋力量对抗。如果力量减弱,手不能维持在肩上,为抱熊试验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一般无阳性改变,存在肩袖损伤的间接征象:可表现为肱骨大结节囊性变、肩峰下前1/骨质硬化、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和肱骨头上移。

2、B超:无创、经济。准确性对操作者依懒性强。

、MR检查:最常用。

Goutallier年基于CT检查对肩袖肌肉脂肪浸润做了分级。目前也用于MR分级。

脂肪浸润程度(Goutallier分级——脂肪与肌肉的比例)

0级:未见脂肪浸润;

I级:少量脂肪浸润;CT和MR可见少量脂肪条带;

II级:<50%脂肪浸润;脂肪量小于肌肉量;

III级:50%脂肪浸润;脂肪量和肌肉量相等;

IV级:>50%脂肪浸润,脂肪量多于肌肉量。

4、肩关节MR扫面层面(1)、斜冠状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主要评估冈上肌。

(2)、斜矢状位:垂直于冈上肌长轴,观察肩峰形态及喙肩弓,观察肩袖4个组分的短轴断面。

()、轴位:平行于关节盂/垂直于盂肱关节,主要评估盂唇,同时兼顾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

医界书声

每一次赞赏都是创作的原动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7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