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妈妈手与板机指

2016-1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前言:   半年前初为人母的林小姐,餵小宝贝母奶时,因为经验不足,不但挤奶挤得辛苦,连抱孩子、洗澡都手忙脚乱;开始只是左手拇指,后来两手拇指都痛,连帮孩子换尿片,稍一用力就痛得要掉泪。求医时手腕已经痛了两个月!最近各学校都準备开学了,张小弟的右手大拇哥却开始肿痛,痛到连他要握笔写暑假作业都困难!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妈妈手」的典型患者!林小姐是因为餵奶与挤奶姿势不良引起,而张小弟则因暑假期间长期打电动玩具,大拇哥过度使用,而引起发炎!他们的共同特点;都因为过度不当的让大拇指操作而引起发炎!这毛病看似小事一桩,但却能让患者疼痛难受哦!为什幺叫「妈妈手」   所谓「妈妈手」,医学上称「狭窄性肌腱滑膜炎」,或称为奎缅氏症。典型症状是手腕在大拇指侧疼痛,有时会延伸到手臂,早上起床时较为严重,常伴有局部肿胀、紧绷,甚至卡住的感觉。由于疼痛,病患往往觉得手部无法用力,尤其是扭毛巾、写字等使用到大拇指力量的活动,会有很大困难。   为什幺叫做「妈妈手」?因为孕、产妇有相当高的比例发生这个问题,有的在怀孕时就开始痛,但更多的患者是在生产后两三个月时出现症状。除了大拇指过多的抓握动作之外,孕产妇本身的荷尔蒙变化可能是另一个帮兇。有的病患会将自己的症状与腕道症候群混淆,这是另一个孕产妇常见的手部疼痛原因,也与手部活动过累有关;不同的是,腕道症候群的症状为掌面及手指的麻木疼痛,且常常在夜间睡眠时较为严重,再者,腕道症候群多在怀孕时出现,生产之后,八成以上患者会快速痊愈。而妈妈手多在产后发生。   不过话说回来,「妈妈手」绝对不是妈妈的专利,同样的,带小孩的新好爸爸都难逃此症。另外,职业活动也是重要病因,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快速、重複用到拇指施力者,都是高危险群,比如操作刨光机械、车床、钻孔机、打字、成衣製作、编织等等。门诊中也碰过单手端着沉重的餐盘、倒饮料的空服员;必需把大部头的书本上架的书店或图书馆的员工;製作果冻、使用纱网过滤,扭转过度用力的冷饮店老闆;操作大型单眼相机的摄影师、长期握笔的文字工作者等等。妈妈手的病理在病理上,主要是因为靠手腕桡侧桡骨茎突(靠近中医师把脉处)的两条肌腱──拇长展肌腱及拇短伸肌腱使用过度,造成在腕关节附近肌腱滑囊炎,同时也导致这两条肌腱的通道狭窄,所以两者加成作用到引起严重手腕桡侧病痛,无法灵活活动大拇指。临床上,「妈妈手」的患者也都经常与长时间抱小孩有密切关连,另外有一部份的病患是因为从事职业需长时间使用拇指压、扣动作而产生该类病症。我们注意到,比较特殊的现象是,现代人使用电脑滑鼠的时间日益增加,而长期间伸展手腕及大拇指的动作,很有可能也会得到所谓的「妈妈手」。什幺人容易得「妈妈手」   「妈妈手」常见于中年妇女或生产过后之妇女,大多与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用力,或是反覆用力过度有关,如洗衣服、扭毛巾等。而準妈妈们因怀孕未期贺尔蒙的改变,滑囊及关节本身就容易产生轻微的炎症反应,此时,只要稍有施力不当,如抱小婴儿时手腕过度弯曲、大拇指过度外展等,便容易患上「妈妈手」。   然而,「妈妈手」并非妈妈的专利,若爸爸照顾婴儿,也容易得此一病症。其他行业中,如果工作中需要长时间重覆使用拇指施力者,也可能得到此症。例如:长时间打字的职业、长期握笔的文字工作者、单手端着沉重餐盘的服务生、把书本上架的图书馆员工、常使用手机的「拇指族」,都属于高危险群。「妈妈手」的临床症状   在初期,疼痛往往只在拇指用力时出现,会觉得拇指及腕部无法使力,尤其是扭毛巾、写字等使用到大拇指力量的活动,会有些困难。若没有适当的处理,疼痛会加剧,而且拇指活动会逐渐受限。严重的可能会拇指几乎不能伸直,而且在手腕桡侧会鼓起一个肿块。如何诊断「妈妈手」   「妈妈手」的诊断主要依详细的病史及理学检查作诊断,即将大拇指作内收及向尺侧(小指侧)屈曲时,会引起疼痛症状。至于软组织超音波检查可进一步评估发炎水肿的情形,X光或其他影像检查则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妈妈手」的治疗原则   对于「妈妈手」的治疗,西医一般都会採用局部固定,并给与非类固醇性镇痛药治疗,约需三至六个星期,严重疼痛的病例可于局部注射止痛药缓解,临床上较少採用外科手术疗法,避免产生较大的后遗症;至于中医的治疗则包括:(一)手法矫正治疗:急性期不宜过度按摩患处,手法多用于慢性期。一则是做脊椎矫正,因为手腕的神经来自于颈部,故应针对相关的颈椎做矫正。其次为理筋手法:包括拧法、捋法、外展拇长肌疗法及伸拇短肌疗法等,此类手法都在解除黏连,疏通狭窄。(二)药物治疗:外用药:选用有活血散瘀止痛的药膏或药水。其次也可选用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内服中药来帮助。(三)针灸疗法:可在对侧取曲池、阳溪穴,而再于患侧局部取穴,如阳溪、手三里穴等。如循经脉或肌肉向手肘方向触摸,如发现激痛点时,亦可加入,通常可在大肠经或三焦经上找到相应的痛点。此外可用董氏奇穴小腿上相应的穴道下针,都可收到相当不错的效果。「妈妈手」一般採用中医的伤科手法治疗都可取得相当不错的疗效,一来可尽早缓解患者的疼痛,二来更可缩短「妈妈手」的病程。~板机指~何谓「板机指」   板机指真正的学术名称是手指屈肌腱的狭窄性肌腱鞘炎,与上述所谈的妈妈手类似,都是种肌腱炎,只是发生的部位不一样。   为什幺叫「板机指」?因为患此症的手指常常会卡在屈曲的位置无法自行伸直,当用手去扳动的时候它会像扣板机的情况突然弹起故而得名。其发生的原因包括急性受伤、因从事工作或运动反覆轻微之创伤、肿瘤、感染发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代谢性的障碍。治疗的原则包括停止或改变过度使用肌腱之活动,使用抗发炎药物及骨科手术治疗。板机指的病理   正常的手部功能需要靠平滑与几乎没有磨擦力的肌腱的滑动。肌腱滑膜的发炎,特别是在肌腱改变方向之处便会造成肌腱鞘的狭窄而影响到肌腱的功能。患此症的病人会出现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狭窄性肌腱滑膜炎可能侵犯到屈曲或伸直之肌腱,可以单独或合併发生,板机指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什幺人容易得「板机指」   好发的族群以需要反覆使用手指动作的族群为主,例如:现在上班要打电脑,按滑鼠、有的长期做家事缝纫工作,甚至是爱传简讯的年轻族群,长期劳损后发现,手指弯曲时会疼痛、喀喀作响,甚至弯曲后无法回弹,需要用健手将其扳回,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罹患了[板机指]。   板机指最常发生在五十岁以上之健康妇女。而且女性的发生率是男性的二至六倍。它最常发生在拇指,其次依序是无名指、中指、小指跟食指。三分之二的病人会合併其他之狭窄性肌腱滑膜炎,有时也会同时有两、三指发生。百分之二十五会两只手同时发生。先天性板机指则是婴儿最常见的屈指肌腱挛缩症的一种。拇指板机指有时会遗传且通常比其它指之板机指还常见,一岁之后在再行手术并不会造成功能障碍。一岁之前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先天性板机指会自然好起来,若太早手术便有可能多此一举。「板机指」的临床症状   板机指通常是由于屈曲腱鞘的第一个环状带狭窄所造成的。它会造成手指疼痛及近位指节间关节之伸直困难。若发生在拇指则造成拇指指节关节伸直困难,如果强力将指头拉直或屈曲则会产生剧痛。以手触摸可以发现在掌面掌指关节之近端处会有压痛点,有些病患会发现在屈曲肌腱之第一及第二环状带之内有反应性肿胀或腱鞘囊肿,有时很硬像是指骨突起。由于肌腱之正常滑动之功能受阻故会有卡住的情形,有的病人必须用另一手才能将卡住的肌腱拉直,拉直到一定程度便会突然放鬆,其情形类似手枪之板机故名板机指。「板机指」的治疗原则   成人板机指的治疗,如果在发病后3-4星期内就加以治疗,可以使用保守性治疗法,如:服用非类固醇性消炎药,手指铝板固定及改变手指活动等方式;但是如果在发病3-4星期后才开始治疗,则保守性治疗法的效果有限,此时局部类固醇注射不失为好方法,但如果手指卡住的现象已经发生,或经保守疗法3-4个月都持续疼痛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另外新生儿也会有「先天性板机指」发生,通常在出生后或1-2岁内发现,外观上大部份是姆指弯区无法伸直,大部份不具遗传性的病患在1岁前可自行复原。如果没有自行复原,则最好在2岁时要接受手术治疗,最晚不可超过3岁,以免手指过度挛缩,难以矫正!此外,如果多根手指头一起发生伸张性的先天性板机指,则最好在1岁左右即行开刀治疗,否则小朋友的抓握能力可能会受损。   中医治疗扳机指,初期(前几週)应该让患处多休息或是夹板固定。治疗时可先使用熏洗法来温经止痛、滑利关节。再配合手法理筋,于患处的肌腱、筋膜给予『鬆筋』。另外,也可以使用针灸治疗,在患处结节及痛点周围针刺。「妈妈手」与「板机指」   这两种小毛病都是手指肌腱炎的一类,临床上约30%妈妈手患者,有可能转变成板机指。而发生的族群也类似;大多因手指使用过当,或长期需要手指操作的工作者,容易引发这类毛病,尤其随着科技产品的风行,手机族,电玩族与电脑族,都成为好发族群。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1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