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疼痛之处理方式一
2016-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那么足部经常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骨骼(应力性骨折?)
肌肉(拉伤?)
肌腱(筋膜炎)
神经(神经张力/卡压)
韧带(扭伤?)-制动3天,2级扭伤制动一个月,制动太长时间软组织纤维化,关节内有疤痕组织,需要很长时间,对组织加热热敷,在进行松动,高温拉伸10分钟以上
(膝跟髋会容易产生代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足部的基本结构
足部都有哪些主要的肌肉呢
这些足部的肌肉是需要拉伸和训练的。但是你要知道会员的30%法则(如你让会员做10次会员只会做3次)
功能解剖-外侧韧带
由于外侧的韧带比较细小,所以特别容易造成内翻位崴脚
内侧的韧带非常的厚实与坚固(也有骨骼结构的原因),脚的外翻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碍,外翻位崴脚(高位崴脚)的几率没有内翻位崴脚的几率大
由于造成崴脚的动作不同,崴脚或足踝扭伤的部位也会不尽相同
足底神经
足部也有很多的神经分布,如果软组织或骨骼排列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对其进行卡压
那么我们看一下足部问题的发生几率
每年万美国人受其影响
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症占15%
足跟痛在非运动员和运动员人群当中普遍存在
20-34岁人群和大于75岁人群中常见
最受影响的个体是年龄在45-64岁的人群
(有超重、双侧踝背屈受限、且是需要长时间站立条件的职业及业余活动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甚或水平的提高,国内足部疼痛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最为常见的足部损伤就是足踝扭伤(崴脚)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脚踝扭伤该如何处理
首先,脚踝扭伤会出现软组织发炎
炎症期:
4~7天(红肿热痛)
一般只做引流处理(PRICE)
增生期:
4~7天~6周
根据评估结果做简单的恢复训练
重建期:
3周~12个月
无痛原则,循序渐进训练
所以在崴脚后4-7天我们只对其进行消肿处理不介入手法或训练
比如肌效贴的引流消肿或手法引流
无痛管理逐步增加负载,继续减少组织炎症这是我们的训练宗旨,
因为更多的疼痛或炎症的产生,会导致更多细胞死亡
由于受伤后的韧带如果不给他一个牵引方向的话,修复后的韧带纤维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本体感受是差的,所以根据应有的纤维方向我们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应力已让韧带恢复的更健康
帮助恢复到功能的进程-从急性期/保护下运动到渐进负重/感觉运动训练时期的恢复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的进程
鼓励进行平衡性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及演练以减少反复扭伤的可能性
练习本体感受器(平衡)
?单腿闭眼测试(先健侧后患侧)
?尝试:
?1、双侧手臂往外展
?2、双侧手臂放在身旁
?3、双侧手臂交叉
?4、双手臂外展并闭眼
?5、双手臂放在身旁并闭眼
?6、双手臂交叉并闭眼
踝关节韧带扭伤病人的训练管理方案
拉伸:小腿/腓肠肌
肌肉强化练习:
腓肠比目鱼肌/腓骨长肌
腓肠比目鱼肌/胫骨后肌
渐进式负重和感觉运动训练
拉伸
面对墙站立
?确保脚平直对着前方。随着小腿略微向外旋转,整体重量应该朝向脚的外边界。这个动作应该增大参与的脚的足弓。在拉伸中保持这个姿势。
?通过将足跟保持在地上并且身体前倾来增加下肢后侧的拉伸
比目鱼肌/腓骨长肌向心/离心收缩力量训练
动作提示
?从站立位开始,双脚平方在地上并稍分开
?赤脚进行训练
?保持跖球在地面上,慢慢地将足弓从地面抬起。在训练中保持这个姿势
?进行“提踵”-使用双脚且保持大部分重量在大脚趾的“肉垫”处而不是小脚趾
?短暂停住
?将不参与锻炼的脚抬离地面
?慢慢地将另一个足跟放回地面
?额外的离心收缩-使用重力背心或背包
然后再经过科学的功能训练以及动作模式训练就可以避免习惯性崴脚,能够更好的感知地面以及更好掌握平衡,从而避免受伤,让我们愉快的去运动吧!
下一期预告,跑步之足跟痛
江西白癜风医院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