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的康复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从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来看,要预防踝关节的损伤不仅要进行正确的处理,也要加强相应的肌肉训练。下面给大家一个踝关节急性扭伤的康复计划作为参考,也可以做适当的修改而应用于其他的一些急性踝关节扭伤。
第一阶段:急性期
1、冰敷:没2小时进行15-20分钟的冰敷;
2、加压:绷带包扎患处,并抬高患足;
3、拐杖:可以承重,辅助活动;
4、练习:在关节没有疼痛的范围进行被动性关节活动练习。一天4次,一次10-15分钟。
第二阶段:急性期后
1、冰敷:继续进行第一阶段的冰敷方式;
2、加压:同上,并可以开始轻微按摩;
3、拐杖:如果疼痛消失,可以出去拐杖活动;
4、练习: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主动性关节活动幅度的练习,可以开始踝关节等长收缩练习;
5、其他方式:对于疼痛和肿胀症状,计划可以做脉冲式超声、电刺激。如果达到充足的关节活动幅度,可以进行自行车练习;
第三阶段:运动前阶段——这个阶段应根据症状恢复情况制定
1、冰敷:如果持续肿胀,可以继续冰敷,反之可以在运动后冰敷;
2、护具:可以继续加压包扎或应用绷带或支架保护;
3、练习:可以开始用橡皮带进行练习。继续在无痛情况下开始拉伸练习,包括跟腱的拉伸。开始踝关节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PNF)练习。开始单腿平衡训练;
4、可以根据疼痛或肿胀的程度进行适当变动。
第四阶段:运动阶段
1、冰敷:在治疗后可以用;
2、护具:使用绷带或支架;
3、练习:继续抗阻力训练,包括PNF、橡皮带等练习;继续伸展训练,开始足跟/足趾离心性抬高训练,开始平衡板或平衡盘的练习;
4、可以开始走路——慢跑,进行8字训练和Z字形进行,从慢速逐渐过渡的快速运动。当可以承受时,可以进行plyometric练习。
第五阶段:回到运动/维持阶段
1、冰敷:如果需要继续进行;
2、护具:支架或者绷带;
3、训练:继续抗阻力训练,每周3次;每天进行拉伸练习;每周三次PNF
练习和Plyometrics练习;
4、运动员应该达到无痛和无肿胀。可以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并且没有疼痛。
第六阶段:保持训练计划
1、AROM:踝关节开始主动足背屈、跖屈、内翻、外翻活动,也可以用踝关节笔画字母,灵敏度练习。展开衣物、夹小物品等;
2、抗阻力练习:可以由橡皮带、人工阻力进行。例如,用脚趾拉毛巾,进行踝关节负重,PNF练习,以及抬升脚趾、足跟等训练动作;
3、等长训练:包括踝关节的各种运动;
4、拉伸练习:必须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应该包括膝关节伸直和屈曲的跟腱拉伸;
5、本体感受性练习:可以从简单的肢体平衡(睁眼、闭眼)然后逐步过渡到平衡盘等训练;
6、Plyometrics:以双腿跳高和跳远过渡到单腿跳。然后进行深跳练习和斜板练习。
以上一个踝关节受伤后的恢复训练方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受伤程度进行修改,再加以应用。事实上在健康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进行预防性的踝关节训练。
预防性踝关节训练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包括专门的足、踝、腓肠肌练习计划,并且融合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踝关节练习每周最少进行3次,并且包括对肌肉力量的恢复、柔韧性、扁平足、和高足弓的评估。对场地、运动鞋、竞技状态的评估也是重要的。
1、抬升脚趾/足跟40次;
2、抗阻力练习40次。包括足背屈、跖屈、内翻、外翻;
3、平衡训练5分钟;
4、Plyometrics5分钟;
5、伸展练习5分钟。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日常预防踝关节损伤的训练指引,根据这些训练的原理,我们可以演化出更多的训练方式。
本文通过对踝关节结构的描述,对急性和劳损性的踝关节损伤进行了阐述,并且提供了模式化的训练方案和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日常训练法则,希望阅读完本文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踝关节受伤的原理,和恢复性训练,从而更好的进行各种体育运动。
走进现场与专家面对面探究妇科肿瘤广州二手车交易触底反弹nbsp外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