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症状及治疗方法
2018-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一种由于牵拉、挤压或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骨组织损伤的疾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的一种。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分类:扭伤类,挫伤类,碾压伤类;有急性筋伤,慢性筋伤类;有开放性损伤类,闭合性损伤类等。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抬高并固定患肢。加强营养,促进创口愈合。对严重者,应严密观察,注意休克征兆。早期即伤后24小时后8小时以内,冷敷非常重要,可控制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中后期可采用理疗、按摩、活血药物(远红外磁疗贴)治疗等,结合功能锻炼,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组织修复。
常见病因:
包括刀枪、摔伤、殴打、挫伤、穿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
常见症状:
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局部渗血、水肿,疼痛剧烈。晚期可能出现肌肉、肌腱的粘连、缺血性挛缩,关节周围炎,甚至引起关节僵直。
症状体征:
创口的大小、形状、出血情况、受伤程度及范围,皮肤有无瘀斑、水疱,皮温有无改变,指(趾)端循环情况,肌肉有无缺血性坏死,伤肢是否肿胀、皮肤紧张和发硬、能否活动,有无感觉障碍。
软组织损伤疾病病因:
疲劳性损伤:指人体的四肢、躯干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损伤。这类软组织损伤的症状出现主要是由于长时间激烈的体育活动,四肢、躯干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勉强搬抬重物所造成的损伤等等,皆属于疲劳性损伤。
2.积累性损伤:指人体受到的一种较轻微的持续性的反复的牵拉、挤压而造成的软组织损伤,这种损伤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超过人体的自我恢复代偿能力,这也就渐渐成为了软组织损伤的原因之一。
3.隐蔽性损伤: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导致软组织损伤的原因。这种损伤大部分不为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所察觉,比如在一些娱乐性活动中或偶然的较轻微的跌、打、碰、撞,所造成的损伤,当时有疼痛感受,但并没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后发觉疼痛,软组织损伤患者往往忽略损伤史,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弹拨手法可疏通经络,分解粘连,改善受损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擦法可散寒祛瘀,促进气血运行。这是有效的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
2、远红外磁疗贴治疗
远红外磁疗贴通过贴敷对特定穴位刺激,利用远红外治疗和磁场疗法,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消肿镇痛的作用。这是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中有效的一种。
3、汤药治疗
方1佛手陈皮饮
组成:佛手50克,陈皮30克,白糖2匙。
用法:将佛手、陈皮洗净切碎,置入锅中,加清水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10分钟,滤渣取汁,加白糖,分次饮服。
功效: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即损伤1周以内,且病情较轻者。
附注:佛手行气止痛,陈皮行气宽胸。
方2荔枝核粥
组成:荔枝核50克,粳米克。
用法:将荔枝核捣碎洗净,置锅中,加清水毫升,急火煮开10分钟,滤渣取汁;将粳米荔枝核汁共人锅中,加清水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服用
功效:行气止痛散结。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局部肿胀明显或有结块者。
附注:荔枝核有行气止痛散结之功效。
茗景堂保健贴士:
1、早期即伤后24小时后8小时以内,冷敷非常重要,可控制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中后期可采用理疗、按摩、活血药物治疗等,结合功能锻炼,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组织修复。
2、多饮水。常饮些绿豆汤、银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之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被,年轮骨科专家提醒这也是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所需要注意的方面。
4、保持皮肤干燥清爽。汗腺通畅,是防止机体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措施。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应该尽量防止蚊子、昆虫等叮咬,避免玻璃、钉子割伤刺伤以及水火烫伤等,防止感染。
5、避免炎症扩散。另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挤压排脓,以免炎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