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受伤,学校为什么不赔
2016-1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你好,你的孩子在学校受伤啦……”
如果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骗子吧?谎称孩子受伤,一会儿就该催着让打钱急救了,这种骗术网上报道的太多了。
不对呀,听声音确实是孩子班主任!冷静一下,赶紧确认。一确认,还真是孩子在与同学嬉闹时被撞伤。班主任一边征求意见,说孩子伤情不轻,打算紧急送医;同时,班主任也通知了对方家长。火急火燎赶过去一看,孩子骨折,治疗需要一定费用。此时,如果你是孩子家长,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孩子在校园里发生意外,甚至受伤,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可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呢?接下来,学习哥就带大家看几件校园伤害事件,看看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1:
小元和小阳都是某小学的学生。一天打完球后,小阳因为衣服脏了,借走了小元的校服。第二天,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小元向小阳索要之前借给他的校服,言语间小元开了小阳的玩笑,小阳一时难堪竟不同意归还校服。小元不以为意继续开小阳玩笑,还戳了小阳几下。小阳一时恼羞成怒一拳打在小元的脸上,小元被打倒在地。负责操场秩序的两位老师立刻将两人分开,先让小元到学校医务室治疗,并同时通知双方家长到学校。当晚,双医院检查治疗,小阳母亲支付了小元的全部医疗费用。
随后,小元将小阳、该学校一并诉至法院,要求两方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8万元。法院判决小阳向小元赔礼道歉,并赔偿交通费、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共计元。学校尽到了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无需就小元受到的人身伤害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2:
今年3月的一天,北京市某小学内,因课间活动时争抢篮球,四年级学生小浩被六年级学生小勇推倒,致左手骺损伤、伸指肌腱损伤,构成十级伤残。事发后,小浩将学校、小勇及小勇母亲告上法庭,索赔11.7万余元。今年8月,朝阳区法院一审认定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而无责,小浩自身亦负有一定过错,需自行承担四成责任,故判决小勇赔偿小浩5.8万余元。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有疑问:明明是在学校受的伤,学校凭什么不承担责任呢?且让我们看看审理案例2的法院是怎么说的。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浩伤情系因小勇推倒所致,但小浩亦存在要球不成后脚踢小勇的情节,对于损害发生也负有一定过错,故应适当减轻小勇的侵权责任。小浩与小勇发生冲突的时间在下午教学课后、体育活动开始之前,并非正式上课时间,引起双方产生矛盾的篮球是小浩自带的,并非学校的体育用品,事发突然、时间仓促,活动地点又在操场这种开阔地带,学校有关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与制止亦属正常。事发后,学校及时联系了孩子的监护人,调查事情发生的经过,医院,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加重和损失的扩大,已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故小浩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
那么,什么情况下孩子在学校受伤,学校需要担责呢?学习哥收集了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十二种情形,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哦!
看来,孩子在学校受伤,学校只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责任。这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也是一种保护。如果学生在学校受伤,学校都需要担责的话,很多学校肯定会因噎废食,即便在课间,也不敢让学生自由奔跑、嬉戏,体育活动更是能不搞尽量不搞,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开展,把学生“圈养”起来,本该生龙活虎的校园变得死气沉沉。最终,孩子们普遍体能不足、体质下降,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不论最终责任由谁来承担,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避免在校园里受伤,才是最重要的!下面这些安全常识,学校老师大多都强调过,家长也应多加提醒,让孩子劳记在心:
课间玩耍时
▼
在教室里不能追逐打闹,不能推拉桌子
上下楼时不要推搡、碰撞同伴,当自己的身体将要被碰撞时要及时避让;
跌倒时要用双手撑地保护自己,避免头部着地,跌倒后不能立刻爬起;
不能往教学楼下扔东西
不要擅自攀爬高处,避免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跃,若遇到需从高处往下跳时,要选择落在松软的地方,并屈膝下蹲,轻轻落地;
做值日时
▼
不要站在窗台上关窗户,注意教室窗户上的玻璃
不要把垃圾弄到别人身上,注意过往的同学
操场运动时
▼
鞋带松了要到旁边(非运动区域)系好
在冲撞落地摔倒时,手臂着地要注意缓冲,可以做侧滚翻或前后滚翻,切不可硬撑。
运动时如有身体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不要过度运动,不要做强度过大或对抗性强的活动
要注意运动场内凹凸不平之处,地面是否有杂物或石块,体育器材是否有螺丝未拧紧或脱落、铁钉暴露等情况
·END·
家长的育儿顾问小学生的特级家教/老师的高级参谋
↙↙查看往日的精彩内容白癜风早期图片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