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跑得又快又稳,强化脚踝力量非常关键

2024/9/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健的脚踝是运动的基础。撰文/柳条、灯芯绒编辑/柳条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步一段时间后,随着人们对跑步的深入了解,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想要跑得无伤,或者提高成绩,不能一味只是去跑,你还必须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大部分跑者的力量训练主要集中在核心、臀部、大腿和小腿等部位,却往往忽视对脚踝附近肌肉群的锻炼。经常会有跑友留言说,跑步后脚踝不舒服,酸疼肿胀,习惯性崴脚,以及出现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伤病,甚至走路都一瘸一拐。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有人觉得自己跑多了,有人怪路面硬,有人觉得是跑鞋缓震不好,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脚踝力量不够,常被人忽视。脚踝以及足部的力量、灵活性、稳定性、柔韧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跑步水平的高低。比如去年10月,切普特盖打破米世界纪录的那场比赛,在跑弯道时,出现了这样一幕:如果你的脚踝力量和柔韧性不够好,估计很多人直接就崴脚了。足部是我们跑步运动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非常容易发生损伤;大约三分之一的跑步损伤,是发生在足部,进而还会引发膝关节的损伤。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怎样增强脚踝力量,以及如果脚踝出现了一些伤病怎样去恢复。脚踝力量,到底有多重要?在跑步时,足、踝是首先触地、传递压力进行缓冲的关键部位,腾空时又需要足踝迅速离地来提高跑步效率。而脚踝所承受的压力,大约是体重的3倍,如果这部分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就会降低缓冲能力和动作效率,其他关节就需要进行代偿,进而增加膝关节、小腿、甚至髋关节受伤的风险。比如,如果你的足、踝力量差,再加上臀肌力量弱的话,踝关节会出现过度内翻,导致脚和小腿不在一条线上。过度内旋,会降低对内侧纵向足弓的支撑,从而减少力矩和爆发力;还会让足部和小腿肌肉承担更多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和跑步膝,甚至应力性骨折等伤病。不过,充分的足部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年,根据一项发表在国际生物医学研究杂志(BioMedResearchInternationalJournal)上的研究显示:加强从脚后跟到脚趾的10个小肌肉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运动表现,还能够减少伤病。这项研究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的IwonaSulowska博士说:“足部肌肉在支撑内侧纵向足弓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在缓冲时提供足部稳定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跑长距离时,当足部肌肉变得疲劳,那么就会改变脚部姿态,导致过度内旋。”Sulowska博士在实验中发现,经过6周的足部力量训练后,47位实验对象再一次进行35米冲刺跑的测试。数据显示,两组跑者的最大功率都提高了,而且过度内旋的那一组在运动表现方面提升更为显著,比第一测试时用时大幅度减少。在马拉松比赛中,脚踝的力量就更加重要了。马拉松比赛距离长、时间长,赛道起伏多变又没有很好地缓冲,想要保持节奏,对跑者的落地缓冲能力、脚踝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很多跑友十分羡慕精英跑者的前脚掌着地跑法,十分飘逸,但由于这种跑法前脚掌先落地,足部、踝关节受到的压力会更大,所以对跑者的足部、踝关节肌群、跟腱和小腿肌肉的要求比较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运动员的常见伤病是跟腱损伤,而不是像业余跑者那样膝盖容易受伤。如果你还喜欢越野跑,山地地形复杂,跑者的脚踝力量以及灵活性稳定性就更重要了,否则很容易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崴脚等意外。所以,强有力的脚踝力量,不仅可以减少膝关节和肌肉出现损伤,预防扭伤、跟腱部位炎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跑姿;同时也可以帮你减少触地时间、增大步幅,提高运动表现,从而跑得又快又稳。除此之外,还有助于你提高对于不同鞋款的适应能力。不少跑友买了厚底跑鞋后,总觉得脚下不稳会崴脚,而薄底的跑鞋又觉得缓冲不够,跑久了脚踝、小腿疼,这都是因为足踝力量太弱!如果你的脚踝力量、稳定性、柔韧性充足,就可以帮助你适应不同的鞋款。如何检测足踝的稳定性,以及提升方法估计不少跑友就犯叽咕了:我怎么判断自己足踝力量是否够强呢?闭眼单脚站立,是体质测试的的一个项目,及格线是30秒,满分是60秒。这个测试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你足踝本体感觉的平衡性、稳定性和力量。足踝本体感觉训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提升足踝的稳定性。那么如何来进行训练呢?第一步:睁眼单脚站立,20秒以上;第二步:在靠垫或枕头上,进行睁眼单脚站立;第三步:闭眼单脚站立,20秒以上;第四步:借助平衡球做进阶训练,加入一些动态练习。具体动作要点,来看看石老师的视频示范:00:55本体感觉就是动员更多小肌肉群参与工作,提高神经控制能力。先提高足踝的稳定性,再练力量效果更好。脚踝力量的其他训练动作因为脚、踝没有大肌肉群,绝大部分控制脚踝运动的力量来自小腿,所以在加强脚踝力量训练时,会涉及到不少小腿肌肉的训练。光有肌肉力量也不够,踝关节还需要灵活性和稳定性,这就需要加强脚踝的神经控制能力,也就上面提到的本体感受。除了上边石老师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几个其他关于脚踝训练的动作。1.提踵想增加难度,可以站在台阶上进行,或者双手拿着哑铃增加负重。15-20个为一组,每次3-4组或者感到肌肉疲劳为止。2.深蹲跳15-20个为一组,每次做3-4组。3.单脚不稳定站立单脚站在波速球、瑜伽球等不稳定平面上。每次站立30-45秒,交换站立3-4次。如果想加大难度的话,可以手握哑铃。4.跳绳可以是正常的跳绳动作,也可以是开合跳+跳绳。5.跳跃比如横跳、纵跳、单脚跳等等。10-15个为一组,每次3-4组。基普乔格也曾在力量训练中,加入了此项类似训练。6.脚趾抓毛巾缓解足底筋膜炎的经典动作,也是练习足底肌肉的动作。用脚趾抓紧毛巾,再用力分开,每只脚重复10-15次,做2-4组。7.原地单腿支撑转体主要训练本体感觉。保持这个姿势直到感觉肌肉疲劳失去平衡,重复3-5次,可以尝试闭眼完成。8.弹力带训练将弹力带固定在某一处,其中一端套在脚背上,做前后或者左右抗阻训练。这个动作同时还能练到小腿肌肉。建议每组15-20个,做3-4组或者感到肌肉疲劳为止。除了以上的针对性练习,跑者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路面进行跑步,比如土路、爬坡、山地等,也可以锻炼到脚踝的力量。脚、踝部位的伤病和恢复方法脚踝部位常见的伤病有崴脚、跟腱炎以及足底筋膜炎。1.崴脚如果是轻度的崴脚,脚踝没有肿胀,只是简单的软组织挫伤,经过及时处理,一般一周之内就可以恢复。如果是急性的崴脚,脚踝出现了肿胀关节疼痛,医院处理,因为此时可能会有韧带松弛、软组织严重挫伤,甚至关节错位,如果处理不及时之后会出现习惯性崴脚。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RICE原则,即:R:rest,休息,及时停跑,防止伤病加重;I:ice,冰敷,减缓炎症加速;C: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y/10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