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射磁共振学知识足副舟骨骨内腱鞘囊
2022-5-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华斌老师说:……我所写的这些放射科的基本知识和征象大部分都是放射科医生耳熟能详的基本知识,但对我们超声医师来讲,很多是第一次听说。我相信也希望,这一系列的内容能够激发超声医师学习放射科基础的兴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自己。近几日做的两个检查,一起看下1.女,42岁,右足内侧肿物2年。可见右足内踝内下皮下浅层见一强回声,对侧未见类似回声。钙化?骨化性肌炎?患者没有明确外伤史,骨折片也不像。到底是什么呢?再看病例2.女,50岁,左肩背部疼痛,活动可,检查肩关节。我们看到冈上肌腱前部大结节骨质连续性中断,向内见一小的低回声。骨侵蚀?骨折?这个又是什么呢?有些疾病超声并非是主要诊断手段,但却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我们第一次看到不认识,如果弄不明白,那么第二次看到同样还是不认识。说到这里,感觉这句话那么熟悉,想起了督促小学生儿子学习的话语:这道题不会做,这个单词记不下来,那么你下次碰到还是不会。弄明白的方法有很多种,会诊,求教,随访……检索资料我们看下病例1再看下病例2其中肱骨头内囊状信号即为骨内腱鞘囊肿好了,现在这两个病例都有了明确结论,我们共同学习下!足副舟骨:首先要明确足舟骨的位置,足舟骨位置在脚踝的前下方靠内侧,在足背最高处呈半月状,足舟骨的后方是距骨前方与楔骨相邻,外侧为骰骨。足的副舟骨是舟骨结节部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异常,在舟状骨结节处形成1个独立的副骨,体表在足内侧明显隆起,可以摸到,久站或行走较长时,感足底内侧疼痛。在X线上通常能看到舟状骨附近有一小骨块就是副舟骨。正常有10~14%的人足有副舟骨,副舟骨是足结构上的一种缺陷,影响足的稳定。副舟骨多为双侧,可分为三种类型:1型:为小的骨块,边缘整齐,圆形或椭圆形,和舟骨结节不相连,也可认为是胫后肌腱内籽骨。此型在临床上常无症状。2型:副舟骨和舟骨结节间以纤维软骨相连。此型易在受到外伤后出现症状。3型:副舟骨和舟骨结节间有部分骨相连。骨内腱鞘囊肿概述:骨内腱鞘囊肿又称邻关节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骨内粘液囊肿或滑膜囊肿等。年WHO统一命名为骨内腱鞘囊肿,并规定其定义为邻关节软骨下的良性囊肿,为纤维组织构成的多房性病变伴广泛的粘液样变。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清晰,边缘有骨硬化带的溶骨性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1)邻近软组织腱鞘囊肿或骨膜腱鞘囊肿向骨内侵蚀穿透而成;(2)骨内成纤维细胞化生、增殖并分泌粘液,压迫骨质所形成;(3)骨表面机械性应激反应、局部应力作用和反复轻微损伤引起骨内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粘液变性;(4)与外伤骨折有关,滑膜通过外伤性缺损的关节软骨疝入骨内形成囊肿0。年古贺三郎分为3型:Ⅰ型为紧贴于骨皮质,Ⅱ型为Ⅰ型穿透骨皮质并入骨内,Ⅲ型为发生于骨内;并将Ⅰ、Ⅱ型称为骨膜下腱鞘囊肿,将Ⅲ型称为骨内腱鞘囊肿。年Schajowicz等统称为骨内腱鞘囊肿,根据囊腔是否与关节腔相通而将其分为:特发型(与关节腔不相通,相当于古贺Ⅲ型)穿透型(与关节腔相通,相当于古贺Ⅱ型)病理:其病理改变与软组织腱鞘囊肿相同,囊壁为缺乏血管组织的纤维组织或胶原纤维,散在少量纤维母细胞,囊内为不连续的扁平细胞,有时可见结缔组织黏液变性,并有纤维包膜。影像表现:X线、CT有相应影像学表现MR:病灶位于关节软骨下,呈囊性,境界清晰,与关节相通;长T1长T2水样信号;长T1短T2纤维组织信号、气体信号或混合存在。华斌老师还说:……毕竟各种影像学的核心是共通的,很多情况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广友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