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求索不辍深耕骨伤造福于民
2021-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冻疮专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2/8583122.html
半个世纪求索不辍深耕骨伤造福于民
——医院骨伤科
本报记者吴琼
20世纪50年代,她始于一幢破旧瓦楼,因深耕骨伤领域,在三门峡落地生根,破土萌芽;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身份几经转换,传承始终未断,中西医技术在此交融新生,锻造了她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底蕴。
她,医院骨伤科。
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蜕变,在蜕变中新生。医院骨伤科,厚积薄发,中流击水,积极引进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协调发展,已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实力雄厚、中医特色突出的专业科室之一。年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中医专科;年11月申报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达标验收……
一个个科研项目立项,一项项技术填补空白,传承工作室成立、医联体单位获批、获国家省市级奖项……这里,有一代代“中医骨伤”人不断探索研究、科研立项的脚步,也刻录下医患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
这些,正是他们的故事。
一
传承不断:承自正骨流派,荟萃中医名家
20世纪50年代,传承自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医院成立,结束了三门峡骨病患者“外出求医”的历史。80年代,医院一度是三门峡乃至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唯一一医院。后几经发展,医院医院,骨伤科也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科室。
身份几经转换,传承始终未断。
骨伤科大主任李春阳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学科带头人,现任河南省骨科学会委员、河南省创伤手显微外科学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四肢骨与关节创伤的治疗,对复杂骨折合并皮肤缺损、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颈椎病的穴位、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等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深受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广大患者的赞誉。
不仅仅是李春阳,建院之初这里更是荟萃了一批骨科中医名家:
作为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的郭秋芬,师从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医院骨科名誉主任,医院学术研究会理事,21世纪人才库成员……从事骨科临床近50年,她擅长运用平乐郭氏正骨传统方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疑难杂症,疗效独特,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颇有声誉。
作为河南省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的韩玉范,是骨伤科的学科带头人,精于手法治疗骨折和脱位,尤其擅长各种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等的中医药治疗及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
李春阳(右一)、柴鹏飞(右二)主任查房
在骨科领域工作15年的朱文辉,在脊柱外科微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完成骨科手术突破例,曾获得三门峡市科技进步奖、三门峡市好医生等荣誉,并承担一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拥有2项实用专利。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三门峡有关领域技术空白。
…………
一代代薪火相传,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如今,骨伤科有医师2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研究生学历11人,本科学历1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医师总人数的91.7%;中医类执业医师19人,占医师总人数的79.2%。朱卫星、柴鹏飞、赵洪涛等人已崭露头角,成为科室团队中流砥柱,也是三门峡同领域中的佼佼者。
本着更精细化的专业划分,如今的骨伤科分为三个病区,开设床位张,积极开展骨创伤、骨病、矫形等传统及手术治疗。
二
骨伤一病区:多个省市级科研立项,造福百姓获称赞
业务范围:脊柱、骨盆、髋关节、股骨等的创伤和骨病、矫形等传统及手术治疗。
数月前,92岁的刘先生因腰腿疼痛难眠,晚上只能平躺,身上出现褥疮并溃烂。孩子为照顾老人,轮流守在床边,一家人被病痛折磨得濒临崩溃。医院,但因老人年纪大等原因,医院愿意为其治疗。
分析患者病情
抱着尝试的态度,刘先医院骨伤一病区,事情有了转机。
“这是典型的椎管狭窄症,也是很多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痛。”骨伤一病区主任朱卫星介绍,临床上,椎管狭窄症是很多老年患者的“重灾区”,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长期的腰痛、腿痛及麻木等,严重时可能引起大小便异常,甚至瘫痪。
针对刘先生的病情,朱卫星医疗团队在反复会诊后,决定应用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术,来解决这一难题。该手术是通过应用腰椎椎间孔镜大通道系统,行局麻下的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使患者的疼痛感消失,达到康复。术后的当晚,刘先生终于好好睡了一觉,一家人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下来。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手术方法,早就来做手术了,也不至于拖了这么长时间遭罪。”术后,刘先生一家称赞不已。
朱卫星介绍,让家属称赞不已的“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术”,是该院在三门峡地区首家开展的技术,该技术也作为一项科研项目,已在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目前已开展2年多,先后为多例患者带去福音,解除病痛。
该科室科研立项的,还不止这一件。
近年来,骨伤科一病区大力发展新技术,先后申报成功两个省级科研项目,一个市级科研项目。与此同时,为提高业务水平,科室通过腾讯会议同步学习,每一例医院共同会诊,并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坐诊、查房。针对科室病患老人多的情况,科室注重传统中医手法正骨与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结合,对轻微骨折类采用传统中医手法正骨,减轻病痛;部分病症选择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恢复。此外,还实行康复师早期介入措施,让每个康复师与医生共同查房,更好指导后期康复。
三
骨伤二病区:让断肢再植,神奇在这里不断再现
业务范围:上肢包括锁骨、肩胛骨、上臂、前臂的创伤、骨病及手显微外科等传统及手术治疗。
仔细清创、固定骨骼、吻合肌腱血管神经……在骨伤二病区,断肢再植的神奇在这里不断再现。
数月前,三门峡的刘先生在工作中遭遇意外,左手大拇指压进机器,造成指间关节前端撕裂脱落。更为严重的是,因挤压撕脱,拇指内的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被抽离出来,暴露在空气中。
平乐正骨第六代传人郭秋芬(右)
“十指连心。医院,来的时候脸色惨白,疼痛难忍。”骨伤二病区主任柴鹏飞回忆说,在断肢再植的手术中,多是碰到手指整齐断裂开的情况,将肌腱等严密吻合就可以,但刘先生的情况较为特殊。“他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是被抽出来的,你要找完整无损的血管等,会很费劲。”柴鹏飞说,在反复对刘先生病情会诊后,他和团队决定采用转位修复的方法,先将骨折处复位固定,再将其他健康手指上的肌腱、血管等转移过来,完成肌腱、血管、神经等修复。
手术进行约7个小时,一个星期严密观察后,刘先生手指恢复不错。
柴鹏飞说,像这种断肢再植手术难度较大,因为它要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去操作,移植并缝合那些细小的血管和神经,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有超高的显微外科技术。目前,该病区此类手术已经成熟,大多数具备再植条件的患者来院后,基本都能成活,并且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手法整复
除了医护人员超高的技术保障,科室还有更多的设备支持。
柴鹏飞介绍,骨伤二病区现有床位44张,拥有显微镜、微波治疗仪、CPM机、直流电治疗仪、氦氖激光治疗仪等设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该科室还开展了“拇指再造”手术,即患者手部拇指缺损后,可通过将脚部的拇指移植到手上,从而实现手部功能恢复。同时,该病区还开展了严重粉碎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手部皮瓣移植修复、上肢及手部骨搬运、手部功能重建、手指畸形矫正等手术。
四
骨伤三病区:高端设备引入,手术开展从“外援”到“独立”
业务范围:膝、踝、小腿、足部的创伤、骨病、矫形等传统及手术治疗。
年,医院骨伤三病区配备了一台美国史赛克关节镜。这是目前三门峡地区最高端的关节镜设备之一。
“有了这个,就等于有了透视眼,不仅可以微创开展原先需要开大刀的膝关节创伤及病变的常规手术,还可以微创开展膝关节多发韧带伤等高难度手术了。”骨伤三病区主任赵洪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器械,可以以微小的切口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部位,比切开关节看得更全面,且创伤小,康复快,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关节镜手术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图文处理系统的存在,可以使患者(特别是全麻术后的病人)清楚地了解手术的全过程。
中医院副院长朱文辉(中)为患者手术
高端设备的引进,让骨伤三病区在运动损伤治疗方面如虎添翼。近年来,治疗康复病例不断增加,诊疗范围从原先的关节内游离体的取出到半月板的缝合、关节清理,再到膝关节多发韧带伤的关节镜下重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了设备,还要有技术!以前多是请外援,现在我们已能独立开展。”赵洪涛说,不单单是设备的引入,他和团队也醉心于“内功”塑造,提升自身骨科微创技术。经过不断积累,科室人才外出进修学习,如今已能独立开展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髌股韧带重建等高难度微创手术。手术数量、技术水平均在三门峡地区领先,运动损伤治疗也成了科室的“优势品牌”。
赵洪涛主任为患者实施手术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骨伤三病区在下肢骨折治疗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科室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在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研究应用的接骨丹,在下肢骨折的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在膝、踝关节湿热型滑膜炎方面,应用双柏散同样效果出色。
不单单固守传统医学一隅,该科室坚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知识,积极开展新技术,手术技术从内固定的应用到外固定技术的开展,从传统大切口的复位内固定到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对复杂的关节周围骨折、严重的下肢毁损伤、膝关节置换、截骨矫形、踝关节多术式融合也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糖尿病足的诊疗方面,该病区开展多科室协作,和内分泌科密切合作,将中医药技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做到“能保尽保”,大大降低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
五
优质护理:病房婚礼,送来锦旗……背后是医患彼此的真心
用心护理,患者最能感受到。
骨伤一病区护士长赵霁,依然记得5年前的一个特殊日子。病区内贴着大红的喜字,摆着五彩气球、美丽鲜花,一切都预示着这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惊喜。当天,医院病房内出发,迎娶他的美丽新娘。
十几天前下楼梯时,孙先生不慎踏空摔伤,造成踝关节多处骨折,经医护团队精心手术治疗和悉心护理,孙先生逐渐康复。看到婚礼临近,孙先生最终决定从病房出发,坐着轮椅去迎接新娘。“在这里,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觉就像家人一样,就决定从这里迎亲了。”孙先生曾说。
这样的故事,在骨伤科病房内还被记录下了很多。
休息时间,护士还在仔细查看病例,对于自己每一位病人的病史如数家珍。在病房内,护士们忙碌不停歇,每2个小时要为患者翻一次身,要反复交代陪护注意事项……
对患者的用心服务,也换来了他们的真心相待。“之前有个护士怀孕了,每次一到病房,患者阿姨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摸摸肚子,反复交代注意事项才行。”赵霁笑着说,很多患者都和护士成了朋友,成了亲人,康复出院后给医生送来锦旗的同时,也要专门给护士送一个。
医护人员为患者祝寿
“锦旗的背后是点赞,是认可,我想也有彼此的真心吧。”赵霁说。
近年来,骨伤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并不断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将服务对象延伸到家庭,将“家访、随访、回访”工作做实做好,构建了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同时,医疗服务活动也延伸到了学校、社区,不断举行义诊、宣教等公益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见证着“医者仁心”。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对骨伤科来说,“医者仁心”“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绝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几代人的坚持。他们以医者的青春芳华,托起了百姓心中的健康希望。
“我们新一代的‘中医骨伤’人,也必将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责任和对医者自我价值的追求,医院乘风破浪的步伐,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李春阳说。
点击下图更精彩↓↓↓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