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与康复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踝关节损伤与康复(一)
踝关节的损伤很多人并不重视,比如最常见的崴脚,感觉自己忍着,修养,就能自愈,恐怕是大多数人的错误思想。自己感觉不疼了,并非是痊愈了,而后带来的一大堆后遗症,足够你痛爽你一生的!习惯性崴脚,长期肿痛,走姿变形,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陈旧性损伤,运动障碍,等等都是难以避免的,会给你带来非常多的不便。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及韧带撕裂的主要位置。1:内翻扭伤是最多见的,主要损伤距腓韧带,跟腓韧带。2:外翻扭伤,主要损伤三角韧带。3:高位踝扭伤,主要损伤胫腓韧带。而韧带损伤只是一方面,还会有肌肉,肌腱的拉伤和撕裂,韧带是连接骨骼关节的,肌腱是连接骨骼和肌肉的。在康复训练里,主要是训练肌肉能力,达到稳定关节,弥补部分韧带功能,帮助更好,更快的恢复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更好的修复受伤的肌肉组织,肌腱,韧带,避免一大堆的后遗症,恢复的速度是静养的十倍以上。1:在出现急性踝关节扭伤时,必须及时采用冰敷方式,达到降温,退热,放松,镇痛,消炎的作用。2:冰敷后使用绷带固定,或加压型护踝,并抬高患处。3:24小时后才可以热敷。4:如果有错位,需要手法正骨。5:要是有严重的血肿,需要休息几天,度过急性期,正确的手法可以帮助消肿,但需要专业的操作。6:因为每个人损伤的情况不同,严重程度不同,后期的处理方式,肯定不同,如:骨折,韧带全断,肌腱全断,血肿严重,医院处理,甚至手术。(我不反对手术,只是反对小病大治。)7:而术后的康复训练,直接决定你能否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各种踝关节扭伤,可轻可重,我遇到过多出骨折的,韧带全断的,肌腱全断的,但毕竟还是少数,这里不讲非常严重的特例,主要对普遍性的常见问题,帮助大家,补充一些知识。如果有严重的特殊问题,及术后康复问题,还是需要当面指导康复才更靠谱。
踝关节损伤与康复(二)
在紧急处理损伤后,过急性血肿期后,一般几天或十几天,就可以开始功能性的康复训练了。不建议休息过久,有些人过度紧张,柱拐数月,整个腿都肌肉严重萎缩了,在做康复训练,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运动功能,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痛苦,和康复的难度。一定要认清损伤级别,状况,及时做康复训练,不要耽误了最佳时期,扩大了后遗症的发生。先要了解一下踝关节的运动幅度,学习拉伸,柔韧性决定你的运动幅度,角度。要注意只是单独的踝关节运动,膝关节,髋关节不能跟着运动,这需要一些训练,学习,才能掌握。在初期可以用手慢慢的找角度,进行拉伸,了解踝关节准确的疼痛位置和角度。包括,足背屈,跖屈,足内翻,足外翻,内收,外展,的拉伸,必须注意力度的掌握,很慢很慢的做。使用拉力带,进行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找会受伤后的关节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拉力带在内侧,阻力方向向外,缠于脚上,向外翻,外展发力,对于足内翻扭伤的患者,强化足踝外侧肌肉功能,平衡内外的关节稳定。拉力带在外侧,阻力方向向内,做足内翻,内收发力,对于足外翻扭伤的患者,强化足踝内侧肌肉功能,平衡内外的关节稳定。拉力带在远端固定住,用脚勾住,做足背屈,训练正面前侧的肌肉,提高足背屈的能力,和胫骨前肌的力量。拉力带在近端,做跖屈训练,踝关节向下伸展,训练小腿后侧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对于初期恢复跟腱能力很重要。向下的力量可以很大,但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拉力带,结合拉伸,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必须平衡。一般拉力带都是初期康复使用的,阻力必须从轻到重,慢慢提高,建议做10~20次一组,3~4组。在做足内翻,外翻时,要使用阻力一样的拉力带,自己就可以很清楚知道,足踝左右的力量差距,更该重点强化哪一边,避免过度训练,差距更大,反而失去了平衡。在训练后期,需要更大力量的提踵训练,先从坐姿提踵开始,脚下垫起十公分的高度,增加运动幅度,下低时可以达到拉伸和锻炼小腿前侧的作用。如果感觉不够力度,可以把重物放在腿上训练,进一步增加肌肉力量,节奏要做慢,脚尖向前,均速平稳,有控制的完成训练。站姿提踵,放在后期训练里,小腿的力量必须要可以轻松承受自重,而真正的小腿肌肉力量要能达到至少负重两倍体重提踵,(女性要求减半)才能安全的训练弹跳,单腿弹跳,跨越,快跑,等距离的运动。如果是从事竞技运动类项目的人,还需要根据情况,更加强化才行。希望大家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更好的避免运动中再次受伤!
淮北工伤赔偿律师王玉祥农民工遭遇工伤如何淮北工伤赔偿律师王玉祥农民工遭遇工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