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判断及预防调护
2020-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40.html
膝关节半月板作用重要,也容易受到损伤。及时准确判断半月板损伤可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是位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盘,切面呈三角形,仅表面覆以薄层纤维软骨,其内部为混有大量弹性纤维的致密胶原纤维,比较脆弱。分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分别位于膝关节的内、外侧间隙内。
内侧半月板较大,弯如新月形,前后角间距较远,呈“C”形。前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在前交叉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交叉韧带附着点之间。其后半部分与内侧副韧带相连,故后半部固定,扭转外力易造成交界处损伤。
外侧半月板稍小,前后角间距较近,近似”O”形。前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在前交叉韧带附着的后方;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外侧半月板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因而外侧半月板活动度比内侧大。外侧半月板常有先天性盘状畸形,称先天性盘状半月板。正常膝关节有轻度外翻,胫骨外侧髁负重较大,故外侧半月板承受压力也较大,易受损伤。
半月板周边较厚而中央部较薄,加深了胫骨髁的凹度,以适应股骨髁的凸度,因此半月板具有缓冲震荡和稳定关节的功能。
病因病机
日常劳作、生活中,抬重物或骑自行车匆忙下车站立不稳之际;球类运动员、搬运工、长期蹲位半蹲位工作、反复蹲下起立,半月板磨损严重。
引起半月板损伤有撕裂性外力与研磨性外力两种。
半月板损伤初步研判
1、过伸试验
膝关节完全伸直并轻度过伸时,半月板破裂处受到牵拉或挤压而产生剧痛。
2、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极度屈曲,破裂的后角被卡住而产生剧痛。
3、半月板旋转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外间隙处作触诊,另一手握住足跟后作小腿大幅度环转运动,内旋环转试验外侧半月板,外旋环转试验内侧半月板,在维持旋转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直到90度,注意发生响声时的关节角度。若在关节完全屈曲位下触到响声,表示半月板后角损伤,关节伸到90度左右时才发生响声,表示为体部损伤,再在维持旋转位置下逐渐伸直至微屈位(Mouche试验),此时触得响声及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角损伤。
(如下图所示)
4、研磨试验(Apley试验)
病人仰卧,膝关节屈成90度,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外侧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本试验在检查髋关节强直病人的半月板时有一定实用意义。
5、蹲走试验
主要用来检查半月板后角有无损伤,方法如下:嘱病人蹲下走鸭步,并不时变换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后角损伤,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部疼痛不适,是为阳性结果,半月板后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时弹响声是很明显的,本试验仅适用于检查青少年患者,特别适用于大规模体检时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
半月板的辅助检查
1、X线
膝关节正侧位片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排除骨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骨肿瘤等,同时对决定是否手术也有重要意义,如骨性关节炎严重者一般不宜关节镜手术。
2、CT检查
在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中的作用较局限,且准确率较低。
3、MRI
当半月板内出现线样高信号到达其游离缘或关节面时,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根据半月板内信号异常改变的程度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可将MRI图像的半月板退变和撕裂的不同程度和形态的异常分为三级信号。通常三级信号改变在病理上可见纤维软骨断裂,因此在半月板的一个片断上看到三级信号,并伴有形态的不规则,即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4、关节镜
当半月板损伤只有临床高度怀疑而经体检、辅助检查无法肯定或排除时可进行关节镜检查。近年来关节镜从单纯用于诊断发展到诊治兼顾,在行关节镜探查时可以将病变半月板同时处理。
注意点:没有一项试验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唯一依据,应综合临床症状、压痛点、各种阳性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影响学检查以MRI为主,可以达到90%。X线及CT不能显示半月板的损伤。
预防与调护
一旦出现半月板损伤,应减少患肢运动,避免膝关节骤然的扭转、伸屈动作。若手术,术后1周开始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术后2-3周如无关节积液,可下地步行锻炼。若出现积液则应立即停止下地活动,配合理疗及中药治疗。损伤全程根据病情适度行膝关节等长收缩康复训练。
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还有“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此法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现已被广泛用来修复骨与软组织损伤,包括创面,骨缺损,骨关节炎,肌腱病等等。PRP在贫血供组织如肌腱、软骨的修复方面,目前存在争议较多。
上图为广医二院疼痛科进修期间,陈金生主任正在为关节病患者PRP治疗
富血小板血浆(PRP)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修复骨和软组织损伤。主要作用机制是PRP中血小板激活后释放出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协同作用,促进了局部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增强了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对于人体一些难愈合的组织损伤,如糖尿病足创面,褥疮,下肢静脉溃疡,放疗后皮肤坏死,骨不连,肌腱软骨损伤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