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的运动损伤如何恢复
2024/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
膝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膝盖是由骨头和韧带组织的关节。韧带有着稳定膝关节,帮助我们做各种动作的重要作用。
主要介绍一下4个膝关节的主要支持结构
1、主要支持结构-半月板
半月板长在膝关节内,内外侧各有一个,呈内"C"、外“O”形状,它在膝关节中类似于我们上螺丝时的垫圈,起着重要的分担我们身体负重的作用。
要是出现损伤,不管是撕裂还是一些术后缝合或缺损,均会造成膝关节负荷面积的变化,使承重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引发支持耐力的降低,造成疼痛;也会造成关节活动时的卡顿而出现活动受限及疼痛。
所以,足以说明,我们为了保证膝关节进行复杂的运动,维持平稳的运动,膝关节的内、外侧半月板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半月板被切除,内侧单位面积内的负重要比外侧增加高得多,因此,内侧半月板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2、主要支持结构-交叉韧带
在膝关节的关节囊内有两条前后交叉的韧带,被称之为“前后十字交叉韧带”,它们可以防止我们在屈伸小腿时,小腿相对大腿前后方向的摩擦,帮助我们实现膝关节自由平滑的运动。
交叉韧带从解剖的走形而言,前叉独立长在狭小的股骨髁间窝内,中央部位没有血液供应;相比后叉股骨附着部位的中心有丰富的滑膜组织覆盖,其治愈的能力更强。
并且后叉韧带的纤维束要比前叉粗2倍,单纯损伤而言,很少会引发高度不稳定等摇摆性问题,而前叉损伤就不一样,不仅会引发松弛,而且保守治疗效果也不好,但后差从某种程度说,保守效果胜于前叉。
在我们屈伸腿的时候,前叉韧带的前内侧束在终末伸展位以外的范围,在屈曲位下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而后外侧束在伸展位时,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但从功能来讲,前内侧束的功能更重要。
在我们屈伸腿的时候,后叉韧带的前外侧束在膝关节屈曲时,保持一种轻度增加紧张度的状态,而后内侧束在各个方向运动时,都保持正常的紧张度,即前外侧束起着膝关节后方稳定的重要功能。
3、主要支持结构-内侧韧带复合体
在我们平时踢球等运动过程,要对抗外翻牵伸的结构是内侧副韧带,它同样也分为浅层和深层,而浅层是从股骨内上髁附着到胫骨内侧近端的骨膜组织,浅层是与关节囊紧密结合的韧带,其后方移行为后斜方韧带,成为非常宽阔的结构,即深层。
在我们屈伸小腿运动的时候,浅层在伸展位时,后方紧张;在屈曲位时,前方紧张,并且整体会向后移动。
4、主要支持结构-外侧韧带复合体
在膝关节的外侧及后外侧的结构比较复杂,除了我们最熟悉的外侧副韧带之外,还有外侧髌骨-股骨韧带、后外侧的腘肌腱复合体等。
在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时,外侧韧带复合体是紧张的,特别是外侧副韧带,只有随着角度的变化,在弯曲的状态下时,张力才会降低,才会有我们经常说的解锁机制,在弯曲时,小腿可以自由最大内外旋。
二、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分类
1、运动外伤
跑步时摔伤,与人冲撞,瞬间承受巨大的外力,从而造成的受伤。膝盖的常见运动外伤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
①内侧侧副韧带损伤
原因:跑步时候膝盖外侧收到强烈的冲击或者膝盖向下强烈地扭曲,很容易发生。
②外侧侧副韧带损伤
原因:摔倒时候,从膝盖内侧收到强烈的冲击而引发。
③前十字韧带损伤
原因:跑步时急停或者急转向时候容易扭伤膝盖。膝盖下方后侧收到强烈的冲击时也容易发生。
④后十字韧带损伤
原因:膝盖下方剧烈接触较硬物体时候易发生。
2、慢性运动损伤
过量跑步引起的骨骼、肌腱、肌肉等疲劳造成的损伤。膝盖的运动损伤有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弹跳膝、骼胫束炎等。
①膝盖韧带炎(弹跳膝)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1和2常见于已经过了成长期的跑者,因为反复的跳跃性动作使膝盖承受负担,导致膝盖韧带和大腿四头肌疼痛。
②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3常见于正在成长期的跑者,膝盖韧带与胫骨的链接部分剥落并引发炎症。
③是骼胫束炎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4是一种由于骼胫束与大腿骨的外侧摩擦而引发的炎症。膝盖外侧部位会感到紧张、不适,并渐渐出现疼痛感觉。这种疼痛在跑步时候很容易出现,休息一会会有好转,但是继续跑步疼痛会再次出现。
三、膝关节运动损伤常用的康复方法
在运动损伤初期48h内对膝关节冰敷,冰敷有助于减轻关节肿胀和麻木、疼痛,但建议一次冰敷的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在膝关节康复期间一定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合理休息对于康复是有益无害的,不可逞强!
康复锻炼:
1、直腿抬高
动作要点:取仰卧位,平躺,骨盆保持平稳,一侧腿膝盖向下压,伸直腿,向上抬起,另一侧腿屈膝屈髋90°(如图)每组12个,一天做3组。
2、臀桥
动作要点:取仰卧位,双腿屈膝屈髋90度,脚跟着地,脚尖抬起,臀部发力,向上顶髋。(如图)每组12个,一天做3组。
3、深蹲
动作要点:身体呈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大于肩宽,双手以宽握距握一横社,双筲向上伸直举过头项,双手掌心朝前,双膝与双脚脚尖朝向正前方。屈髋、屈膝,尽可能地向下蹲。一组做8个,一天做3组。
4、靠墙静蹲
动作要领:找到一个大约只能坚持1-2分钟就力竭的角度,1-2分钟为一次,间隔15-30秒,5-10次连续练习。
5、单腿平衡
动作要领:单腿站立,然后提膝,摆臂,呈跑步姿势,保持30秒,换腿,继续保持30秒。如果觉得很轻松,可以增加难度,在脚底放一个让你不平衡的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