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腿痛警惕骶髂关节损伤

2020-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临床上不少女性产后出现腰腿痛,夜间痛醒,翻身困难,单侧或双侧下肢酸困不适,行走长短腿,多认为是产后体虚或缺钙引起的,却往往忽视了骶髂关节损伤的可能性。那么什么是骶髂关节损伤,骶髂关节在哪,为什么孕产会导致骶髂关节的损伤?首先要了解一下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由骶骨及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在构造上属于滑膜关节,但从运动范围来看,可认为是滑动关节。骶髂关节的关节囊薄弱,但关节周围有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后韧带、骶髂前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等不同方向的韧带组成稳定关节的坚韧结构。

女性在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造成骶髂关节不稳。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频繁某种体位:久坐、深弯腰、重体力劳动等超过骶髂周围韧带承受能力,导致骶髂关节紊乱、半脱位或关节崁顿,引起腰骶痛、一侧或双侧肢体困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当然骶髂关节损伤也可见于直接暴力损伤,如车祸、摔跤等;长期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员或者坐姿不当的人群,他们的骨盆可能前倾、后倾或者歪斜,使腰椎产生不良的应力,导致骶髂关节错位。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退变以及周围韧带变得松弛,都可以造成骶髂关节活动的异常。

骶髂关节损伤也可称为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痛,也可表现为臀区疼痛、大腿近端疼痛及腹股沟区疼痛,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在活动以后,休息可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损伤,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可能痛醒;可有长短腿现象,跷二郎腿、穿鞋袜等动作困难。

那么如何判断骶髂关节病变?一般骶髂关节损伤可通过简单的查体判断:首先可以看双侧腰窝是否对称;两侧髂棘高低是否一致及两次髂棘到肚脐距离是否相等;平卧看双下肢是否等长等。

如产后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如何自我康复:产后因哺乳尽量避免口服药物,急性期以休息为主,局部可以热敷;注意保暖;我们还可以通过强化腰臀部及下肢肌肉训练来改善骶髂关节局部受力不均,调整骶髂关节紊乱,恢复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结构。

从骨盆周围肌群解剖可以看出:腰背肌收缩(竖脊肌)主要使骨盆向后上移位;腹直肌收缩导致骨盆向前上移位;屈髋肌收缩(髂腰肌)主要使骨盆向前移位;股后肌群收缩(臀肌)主要使髂骨向后移位。

症状轻者可以通过强化或拉伸这些肌群达到调整骨盆,进而改善骶髂关节紊乱的作用。一般可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卷腹、拉伸髂腰肌、强化臀部肌肉等锻炼来调整。如果通过锻炼症状不能改善或反而加重的话,医院相关科室就诊进行系统治疗。也可以直接拨打我们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z/98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