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新探索
2021-4-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患者刘某某,因双手肿胀、麻木反复发作10年余,2月前于我骨伤康复门诊就诊。
患者麻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双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自诉天气变冷及长时间家务劳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天气变暖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示:双手拇指对掌无力,未出现大鱼际萎缩,而双侧前臂旋前肌力基本正常,前臂旋前不引发手的症状。
通过对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综合分析,基本排除旋前圆肌综合征,初步诊断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是人的手腕处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里面有正中神经和指屈肌腱通过。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在其远端,正中神经控制着拇指对指、对掌运动和桡侧三个半手指的屈曲及感觉。腕管综合征,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从而出现相应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的疾病。
通常病情反复发作,神经受压,会出现大鱼际萎缩——猿手畸形,但患者病史长达10年,却没有发生大鱼际萎缩,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专科检查:沿正中神经走行从前臂向远端叩击,在腕管区域叩击时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不适感(Tinel征阳性)。
最大程度地屈曲患者手腕,并保持60秒,患者出现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Phalen试验阳性)。
这两个体格检查阳性,患者就有60%以上的可能患有腕管综合征。
再嘱患者行肌电图检查,示:双侧正中神经损伤,为腕管综合征表现。患者得以确诊。
通常,我们常规治疗办法是腕关节理疗,改善循环,以缓解神经压迫和水肿;局部封闭注射,缓解炎症;支具固定,以减少磨损等。我们骨伤康复门诊,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来缓解症状,采用手法配合浮针治疗。
从近及远放松前臂肌肉。
分离大小鱼际,以扩大腕管容积。
腕关节背伸,牵伸肌腱,降低腕管内压力。
浮针疗法,运用一次性特殊针具,在皮下沿皮浅刺,放松筋膜,治疗肌肉痛疼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每周治疗2-3次,通过6次治疗,患者双手肿胀感明显缓解,右手麻木也明显减轻,左手麻木也较前缓解。
据我们探索,中医手法治疗配合浮针疗效很好,不应用药物,无副作用,为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