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技巧丨盂肱关节后方入路
2019-2-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后方入路
盂肱关节的后方入路是肩关节镜的主要入路,也是术中建立的第一个入路,位于肩峰后外侧角内侧1cm、下方2cm处。经此入路可初步进行肩关节镜检查;同时,盂肱关节内的任何操作都需在建立此入路的前提下进行。
肩关节镜手术的体表标志,镜头通过后方入路(右肩,侧入路)置入;
解剖与可能损伤的结构正确的后方入路从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通过。如定位时偏向内侧,可能损伤旋肩胛动脉;向内下方偏移,则可能损伤肩胛上动脉;若偏向外下可能伤及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如图显示了肩关节后方解剖结构。
肩关节后方肌层(右肩标本,后面观)
1、三角肌;2、冈下肌;3、肱三头肌;
肩关节后方肌肉与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标本,后面观)
1、三角肌;2、后方入路;3、冈下肌;4、小圆肌;5、大圆肌;6、肱三头肌(长头);7、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8、肩胛骨;9、冈下肌肌腱;10、肩胛上动脉;11、后方关节囊;12、旋肩胛动脉;
肩关节后方肌肉与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标本,后面观),三角肌已切断并掀起,显露肩袖后部
1、三角肌;2、冈下肌;3、小圆肌;4、肱三头肌(长头);5、大圆肌;6、肩峰;7、冈下肌肌腱;8、肱骨头;9、冈下肌/小圆肌肌腱;10、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11、三角肌(切断并向远端掀开);
肩关节后方肌肉与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标本,后面观),关节后方肌肉切断并去除,显露盂肱关节后方关节囊
1、三角肌;2、冈下肌;3、小圆肌(切断);4、大圆肌;5、肱三头肌(长头);6、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7、肩峰;8、冈下肌肌腱(切断);9、肱骨头;10、肩关节囊;11、小圆肌肌腱(切断);12、三角肌(切断并向远端掀开)
关节内与关节镜下解剖从后方入路观察时,必须对盂肱关节内解剖结构有充分了解,才能较好地调整镜头方向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确保安全,前方入路需要在经后方入路置入的关节镜监视下建立。
肩胛盂(外侧面观)与肱盂近端(上面观)(右肩标本)
1、三角肌;2、冈上肌/肌腱;3、冈下肌/肌腱;4、小圆肌/肌腱;5、关节囊;6、盂唇;7、肩峰;8、锁骨;9、喙肩韧带;10、喙突;11、肱二头肌长头腱;12、关节盂;13、肩胛下肌肌腱;14、中盂肱韧带;15、下滑膜隐窝;16、肱骨头;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盂肱关节;(b)肱二头肌长头腱;(c)肩袖间隙;(d)肱骨头及后盂边缘;(e)肩袖;
1、肱骨头;2、肱二头肌长头腱;3、肩袖间隙;4、盂唇;5、肩胛下肌肌腱;6、冈上肌肌腱;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盂肱关节,镜面朝外侧;(b)肩袖间隙;(c)肩胛下肌肌腱;(d)中盂肱韧带;(e)镜面转向内侧,可见下方关节嚢
1、肱骨头;2、肱二头肌长头腱;3、肩袖间隙;4、肩胛下肌肌腱;5、中盂肱韧带;6、前方盂唇;7、肱骨头裸区;8、下方关节嚢;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盂肱关节,镜面朝内侧;(b)前上盂唇;(c)前上盂唇探查;(d)前方盂唇及中盂肱韧带;(e)上盂唇及肩胛下肌肌腱
1.肱二头肌长头腱;2.盂唇;3.肩袖间隙;4.肩胛盂的关节面;5.肱骨头;6.中盂肱韧带;7.肩胛下肌肌腱;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盂肱关节,镜面朝下方;(b)下盂唇与腋隐窝
1、肱骨头;2、下盂唇;3、关节囊;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盂肱关节,向外上方移动以检查肩袖;(b)冈上肌肌腱(c)冈下肌肌腱;(d)小圆肌肌腱
1.肱骨头;2.冈上肌肌腱;3.冈下肌肌腱;4.小圆肌肌腱;
(a)关节镜经后方入路进入孟肢关节,向后移动回到起始位置,套管内的管芯向则从肩袖间隙穿出皮肤,穿出点即为前方入路的正确位置;(b)关节镜位于起始位置见到的肩袖间隙
1、肱二头肌长头腱; 2、肩袖间隙;3、肩胛下肌肌腱;4、中盂肱韧带;5、盂唇;6、肩胛盂;7、肱骨头;
推荐图书:
本文摘自《关节镜解剖图谱》
主译/陈世益李宏
出版时间:年7月31日
推荐理由:
熟悉并掌握关节解剖学知识是安全进行关节镜手术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关节镜手术解剖图谱》由国际著名关节镜外科专家编写而成,通过近幅彩色图片,详细介绍了关节镜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入路选择、手术技巧,以及避免相关并发症的要点,方便关节镜外科医生快速掌握关节镜手术的相关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其安全、成功地开展关节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