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损伤不扎冈上肌,扎哪

2018-6-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疼痛弧综合征,根本原因不是冈上肌的问题!

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的狭小间隙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上臂外展时的起动。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用为固定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由于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故易损伤。

临床表现:当肩关节外展至60~°时,可引起肩部疼痛,再上举则疼痛缓解,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当肩外展在0—60°时,大结节仍在肩峰下,肌腱尚没有被挤压;当肩外展°以上时,肱骨大结节已深入肩峰下,对肌腱反而没有压迫;只有在60~°时,冈上肌腱被挤压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所以肩部疼痛最明显,故也称疼痛弧综合征。

疼痛弧综合征的罪魁祸首是冈上肌吗?不,它只是“替罪羊”!

天民针刀临床实操特训班特级专家秦保和老师分析如下:胸小肌紧张影响肩关节运动范围!根据“肩肱节律”,在我们做肩屈和肩外展时,必然伴随着肩胛骨的上回旋;胸小肌挛缩后可能造成肩胛骨内缘外掀的情况。(肱骨、锁骨和肩胛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肩部,也称为肩关节复合体)

当胸小肌肌紧张时,会限制肩胛骨上回旋,从而导致肩屈和肩外展无法达到正常角度。使得肩、背部锻炼中动作范围受限,导致代偿。

冈上肌损伤十分常见,一些病人常因肩痛、背痛而就医,一般疗法又难以奏效。针刀治疗适用于冈上肌的慢性损伤。损伤一个月后即为慢性(陈旧性)。病程愈长,其治疗效果愈明显。

冈上肌是肩部诸肌中较小的一块。揭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斜方肌,可见冈上肌(图2-2-01)。此肌起于冈上窝,向外行于喙肩弓之下,以扁阔的肌腱(腱宽23mm)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分的骨面上(解剖学将肱骨大结节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冈上肌的作用是使臂外展,是肩关节外展活动开始15°的发动者。因此,它对肩关节的主动外展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冈上肌受肩胛上神经(C^)支配。

肩胛上神经是臂丛上干的分支,行向后外侧,在肩胛横韧带下方经过肩胛切迹人冈上窝,再绕肩胛颈下方至冈下窝,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其神经末梢的分布则紧贴骨面,故当冈上肌或冈下肌损伤粘连时,压迫了肩胛上神经的末梢而产生剧烈疼痛。

冈上肌是臂的重要外展肌,其肌腱行于肩峰骨面之下,经常处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挤压、摩擦与撞击之中,故此肌腱的变性与钙化十分常见,是全身最常发生钙化的肌之一。冈上肌常因摔跤,抬举重物或其他体力劳动,上肢突然猛烈外展而损伤或撕裂。严重者冈上肌腱可断裂。撕裂的部位多在肢骨大结节以上12.5mm处,即经常受到撞击的腱末端,此处便是冈上肌肌腱的高应力点,故易于损伤。

冈上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该神经来自节段,当颈椎损伤、颈椎病波及该节段时,则会引起冈上肌的放射性疼痛、酸麻胀感等症状:因此,当有冈上肌损伤症状时,亦应考虑是否与颈椎病有关。

1、病史急性外伤史或慢性积累性损伤史。多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多见。

2、症状和体征

①肩上部、肩外侧疼痛。

②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主动外展时症状加重,余各方向运动均不受影响。

③肱骨大结节或肩峰下压痛,大多数病人

可扪及痛性硬(骨)性结节,有的十分明显。愈是病重,其硬(骨)性结节愈明显,愈易扪得清楚。

④当肩关节外展至60~。时,可引起肩部疼痛,再上举则疼痛缓解,是本病的特征之—。当肩外展在0~60°时,大结节仍在肩峰下,肌腱尚没有被挤压;当肩外展°以上时,肱骨大结节已深人肩峰下,对肌腱反而没有压迫;只有在60~°时,冈上肌腱被挤压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所以肩部疼痛最明显,故也称疼痛弧综合征(参阅《肩撞击综合征》节)。

3、獅检查

①撞击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防止旋转,另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动作,使胧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疼痛者为阳性。病程长者,可见冈上肌萎缩。

②当应用局麻药封闭痛点消除疼痛后,肩关节主动外展可正常。但肌腱有部分撕裂者,则主动外展无力或根本达不到°。

4、影像学检查X线片有时可见到冈上肌钙化、肩峰和喙突骨质增生的表现。亦可有骨质疏松、密度不均等改变。

6月21日第二届针刀临床实战班(老师手把手教,学员亲自动手操作)---详情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6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