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治

2018-3-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1)主动用力拉伤:(如跳远时小腿后群肌拉伤;起跑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2)被动拉伤:(如跨栏运动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压腿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肌肉拉伤的好发部位:肌腹、肌腹与肌腱交界处、肌腱的起止点。慢性损伤如:末端病、肌腱腱围炎、肌腹部劳损等。症状与体征:有明显的受伤史、疼痛、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压痛、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功能障碍。处理:(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②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③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医院处理。预防:1、要作好准备活动。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3、运动负荷要合理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关节韧带拉伤

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1、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病因与损伤机制:膝关节突然内翻所致(即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临床表现:①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②膝内侧红肿、(2-3天后)瘀血。③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④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③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⑤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医院进行手术缝合。预防:

①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②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③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

2、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病因与损伤机制:

地面不平、身体失去平衡、着地时踩到别人脚上等,使足突然内翻所致。临床表现:①有受伤史②疼痛(压痛明显)③肿胀和皮下瘀血④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⑤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③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⑤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医院手术治疗。预防:①准备活动要充分。②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③完善场地设施。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损伤机制:(1)肌肉牵扯学说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及腓骨等反复收缩不断地牵扯胫腓骨上的骨膜,导致骨膜与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2)应力学说由于身体的重力线与胫骨中线轴线不重叠,致使身体的重力和支撑面的反作用力使胫骨的凸面处受拉力最大,从而使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症状与体征:(1)疼痛: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个别有夜间痛。疼痛部位为胫骨内侧中下段及腓骨外侧缘下段。(2)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3)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锐痛(晚期)。处理:(1)早期症状较轻者:①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②局部热敷和外周按摩。③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2)症状严重者:①停止跑跳练习。②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③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预防:(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3)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损伤机制:(1)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关节不稳。此时,如果大腿或小腿处于内外翻位,再突然旋转并伸直(屈曲)膝关节,易引起半月板损伤。(2)膝关节突然猛力过伸及国绳肌肌腱前后断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边缘的分离。临床表现:(1)有明显的受伤史(2)疼痛:由于滑膜受牵扯而疼痛,若半月板损伤没有牵扯滑膜则疼痛不明显。(3)压痛: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疼痛。(4)肿胀:早期有积血和积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积液。(5)响声(6)绞锁(7)严重者骨四头肌萎缩处理:(1)急性损伤(2)控制伤部活动,避免加重损伤。(3)肿胀明显者,可通过穿刺法抽取积血与积液。(4)采用石膏或夹板于膝关节微曲位固定2-3周。(5)加强骨四头肌的功能锻炼。(6)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和中药外敷等疗法。预防:(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2)合理安排局部的负荷量(3)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4)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锻炼或运动后肌肉酸痛的防治

许多人参加锻炼后发现,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达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这种肌肉酸痛的确切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大多数专家赞同其原因为:1、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可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2、新陈代谢的增加,代谢废物对组织的毒性增加。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应怎样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

来源:骨科康复时间

相关阅读

6个经典护膝运动,为你的膝盖保驾护航

羽毛球运动损伤及网球肘康复!

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训练个案报告

为什么运动总受伤?你该强化核心肌群啦

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及锻炼方法!十年都不会复发!

腰背肌锻炼不能只选择“小燕飞”

这些骑行运动伤害,你经历过哪些?

欢迎加入康复医学交流群

众多康复同仁、大牛与你一起

探讨病例、分享资源!

入群方法:添加下方管理员







































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5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