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怎么办

2017-3-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得了骨性关节炎根据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采取科学的运动、理疗、外敷用药、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手术等方式都能达到无痛、恢复行走功能的程度。

1、运动:适用于初次发病轻度骨性关节炎

(1)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的情况下做关节的屈伸活动。

(2)要适当休息,减轻体重,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和生活,避免提重物、上下楼梯;尤其不要爬山。走路要休息一会走一会,半小时为宜;避免受潮、受凉、过于劳累。

(3)不要故意锻炼膝关节,那种认为忍痛锻炼可以把骨刺磨掉的观点更是错误的;不可跑跳、骑自行车,并应避免久蹲、久坐、久站。

(4)发病时应暂时中止体育锻炼一段时间,等膝关节不痛了再恢复平时的运动。

2、理疗: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1)热敷,最好是湿热敷;(2)热气浴、温泉浴;

(3)透热或超声疗法可用于解除亚急性期疼痛,

(4)感应电可用于肌肉萎缩;

(5)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均有消炎止痛的良效;

(6)有条件作温热矿泉浴、旋涡浴则效果更好。

3、药物治疗

(1)首选外用药物,各种关节止痛膏、涂剂、擦剂;

(2)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是治疗骨性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

①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对软骨基质蛋白聚糖的合成无不良影响,甚至有促进合成作用,适合使用。

②特异性COX-2制剂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对胃肠道刺激小,溃疡发生率低;

(3)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如氯唑沙宗、芬那露等,效果更好。

(4)促进软骨修复药物:氨基葡萄糖既能抗炎止痛,又有延缓膝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

(5)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改善中老年人伴有的骨质疏松。   

(6)关节腔内注射药物:

①透明质酸制剂:关节腔内大分子量透明质酸补充治疗有利于缓解关节疼痛,增加活动度,消除滑膜炎症及延缓疾病进展。每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

②激素类药物:可以暂时减轻疼痛,多次关节腔内注射激素类药物可使关节退变,导致“皮质类固醇关节病”。

  上述药物可以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但是都不能使骨性关节炎的病程逆转和停止,疾病最后发展到中晚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

(1)关节镜清理术:关节镜清理术的效用在于切除或修整引起关节机械性障碍的软骨碎片、半月板碎片以及骨赘,并通过术中大剂量关节灌洗,清除致滑膜炎的炎性因子,关节镜清理术通过消除机械性障碍因素及致炎因素而减轻症状。

  (2)胫骨高位截骨术:胫骨高位截骨后,纠正了异常的生物力学轴线,从而改变异常的胫骨平台负重面,改变关节负荷,达到骨内压的降低,促进新的关节面形成,能起到减轻疼痛和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

  (3)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疼痛剧烈,关节变形,软骨磨损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在国内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关节使用15-20年已经达95%以上,已成为治疗关节严重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

专家简介

张强

男,52岁,主任医师,骨科主任。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赴德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香港学习或学术交流。医院骨科主任,教授;目前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骨科学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分会数字骨科学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椎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创伤学学组委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颈腰痛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山东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核心期刊杂志的编委。发表论文30余篇,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9部。作为主要完成人,主持开展国家和军队课题6项,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承担各种课题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感染病相关骨科伤病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擅长专业或专病:

一、颈椎病、腰椎病微创(椎间孔镜、低温等离子)或手术治疗;

二、脊柱脊髓损伤:脊椎骨折脱位截瘫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或手术治疗;三、股骨头坏死(微创或关节置换);四、感染病相关骨科伤病规范化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卡力孜然酊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92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